top top top
第B08版:科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華科學家構建“人工樹葉”
月球縮小影響大?
美研鉛檢測器監測水質
日推妙招製成人造蜘蛛絲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3月12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月球縮小影響大?

小 米


阿波羅被動地震實驗記錄的最強月震 之一的震中位於月球南極地區,但震中 的具體位置無法準確確定。

    月球縮小影響大?

    去年,當印度的月船三號任務首次在月球南極成功軟着陸時,人們對月球南極的興趣激增。美國馬里蘭大學一項研究表明,月球一直在逐漸縮小,就像葡萄變成葡萄乾一樣,導致其表面起皺並形成斷層。月球的縮小可能會導致月球表面出現顯著翹曲和地震活動,即所謂的月震,或對未來的人類探索構成威脅。

    研究指出,在過去的數億年裡,隨着月球核心的冷卻,月球在不斷“瘦身”,其周長已經減少了近五十米。美國太空總署(NASA)未來將展開阿耳忒彌斯三號載人登月任務,科學家將月球的變化與登月任務的潛在風險聯繫在一起,尤其是在月球的南極地區。

    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上的相機探測到了數千個廣泛分佈在月殼中的相對較小、較新的逆沖斷層。這些陡坡是懸崖狀的地貌,類似於月球表面的小階梯。它們是在收縮力破壞地殼並將斷層一側的地殼推開,或者將其推至越過另一側地殼的地方形成的。這種結構是由月球內部冷卻和地球施加的潮汐力共同造成的,導致整個月球收縮。

    研究指出,斷層的形成伴隨着淺層月震形式的地震活動。這種淺層月震由阿波羅被動地震網絡記錄,該網絡是阿波羅宇航員五十多年前部署的一系列地震儀。有記錄的最強淺層月震震中位於南極地區。

    與地球上的地震不同,淺層月震發生在地表以下幾百公里處,可持續數小時。這種長期的地震活動,再加上月球乾燥的砂礫狀表面,增加了山體滑坡和對潛在人類住區的結構性破壞的風險。

    模型表明,現有斷層上的滑動事件或新的逆沖斷層的形成,可能會導致南極地區發生淺層月震,從而產生強烈的地面震動。在規劃月球上永久前哨站的位置和穩定性時,應考慮較新形成的逆沖斷層的全月球分佈、它們活躍的潛力以及由於持續的月球收縮而形成新逆沖斷層的可能性。馬里蘭大學地質學副教授施米爾表示,這一研究結果意味着未來人類計劃在月球上建立的定居點可能會遭到淺層月震破壞。

    NASA科學家表示,以上研究結果不會影響美國登月飛船阿耳忒彌斯三號的着陸區域的最終選擇。這是因為很難準確估計特定地區發生月震的頻率,就像地震一樣,我們無法預測月震。強烈的淺層月震並不常見,對月球表面的短期任務構成的風險較低。

    據悉,由於一般認為月球南極擁有水冰資源,且部分地區可能保有數百萬年沒有受到太陽輻射污染的水冰。所以包括中美在內的航空強國都將月球南極視作建設永久月球基地的首選地區。

    小    米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