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體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羅梁體育會戰港夜光龍賽
象棋入校值得效仿
四角小球賽周六開打
巴黎奧運塞納河上開幕
太陽掏“金”返勝軌
夏莉普上訴得值重返球場
民國時期塔石球場的變遷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3月7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民國時期塔石球場的變遷

梁洪波

    民國時期塔石球場的變遷

    現在塔石廣場一帶,早在十九世紀初已是進行體育活動的地方,曾出現英國人的板球場、外國人和葡人在這裡騎馬和踢足球。上世紀初,陳子褒在荷蘭園開設的學塾,也曾在這片廣闊的草地上開展體操課。

    進入民國初年,澳葡政府為慶祝葡國立國慶典和宣揚航海偉業,在塔石舉行大型慶祝活動和運動會,軍隊和學校還經常在這裡進行軍事操練、運動會和體育比賽。上世紀二十年代初,青洲水泥廠曾捐贈三萬一千公斤水泥供修建塔石運動場之用,使得運動場除足球場外,先後建有兩個水泥地網球場及籃球場。一九二三年,政府批准把塔石運動場移交助學會管理,命名為助學會運動場。助學會大樓於一九二五年建成使用,士砵亭體育會成立後,會址曾設於此。一九二六年曲棍球開始在塔石球場上出現,往後的足球比賽基本改在望廈球場進行。

    隨着利宵學校於一九二四年遷校到塔石,塔石球場成為利宵學校的運動場,加上利宵學校健身室於一九三四年在此建成,用於健身、體操、乒乓球、羽毛球、劍擊、拳擊等室內運動,並具有開展文娛、會展活動的功能。民國時期塔石球場的體育設施,是葡人社群、學校開展體育運動的主要場地,還為華人乒乓球比賽提供合適場地,成為當時澳門開展體育、文娛和會展活動的熱點。

    梁洪波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