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手記)小桌子可以唱大戲
李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用了一百一十三個字佈局港澳工作,內容一脈相承,但亦有新的提法,跟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相比,增加了“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點,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三句話。
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離不開港澳長期繁榮穩定。港澳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亦須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更廣闊的舞台上鍛鍊成長。 習近平主席曾以“小而富”、“小而勁”、 “小而康” 、“小而美”,來形容澳門回歸祖國廿年的最大成就,勉勵澳門“小桌子可以唱大戲”。建設好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就是澳門“富、勁、康、美”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以主人翁姿態更積極地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獻力中國式現代化,澳人有擔當、要作為。
習主席去年四月視察廣東,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賦予“一點兩地”的新定位: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近一年來,大灣區特別是橫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平台建設全面提速。值得留意的是,國家發改委今年報告提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三大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融合發展的政策舉措,“協調推進橫琴深合區封關運作後各項工作”是其一,顯見中央對橫琴封關運作及其後續發展的關注和支持。事實上,澳區委員在今次大會上談得最多的,正是深合區封關運作後,如何攻堅克難、改革創新,更好地推動琴澳融合發展,更好地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
今日人大開幕會,由於大禮堂二樓環境所限,部分港澳委員獲安排到“上海廳”聽會,雖然少了些現場感,但座席寬敞,不像往年爬樓梯、穿膝而過;配備檯凳,茶水招呼,委員笑言“趨向主席台待遇”。惜臨時設置的電視機屏幕細位置低,難為了後排觀眾,“儀式感”要靠委員自己腦補。
(北京五日電)
崔志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