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①
(二○二四年三月五日)
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三月五日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全文實錄如下: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全國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二○二三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本屆政府依法履職的第一年。面對異常複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付出艱辛努力,新冠疫情防控實現平穩轉段、取得重大決定性勝利,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
——經濟總體回升向好。國內生產總值超過一百二十六萬億元,增長百分之五點二,增速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城鎮新增就業一千二百四十四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百分之五點二。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百分之○點二。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未來產業有序佈局,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一批重大產業創新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產大飛機C919投入商業運營,國產大型郵輪成功建造,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佔全球比重超過百分之六十。
——科技創新實現新的突破。國家實驗室體系建設有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豐碩,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第四代核電機組等高端裝備研製取得長足進展,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前沿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湧現。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百分之二十八點六。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持續提升。
——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新一輪機構改革中央層面基本完成,地方層面有序展開。加強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出台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政策。自貿試驗區建設佈局進一步完善。出口佔國際市場份額保持穩定,實際使用外資結構優化,共建“一帶一路”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更為彰顯。
——安全發展基礎鞏固夯實。糧食產量一點三九萬億斤,再創歷史新高。能源資源供應穩定。重要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提升。經濟金融重點領域風險穩步化解。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
——生態環境質量穩中改善。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質持續好轉。“三北”工程攻堅戰全面啟動。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歷史性超過火電,全年新增裝機超過全球一半。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百分之六點一,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脫貧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百分之八點四。加大義務教育、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等財政補助力度,擴大救助保障對象範圍。提高“一老一小”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六千六百多萬納稅人受益。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給,惠及上千萬家庭。
回顧過去一年,多重困難挑戰交織疊加,我國經濟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成績來之不易。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地緣政治衝突加劇,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外部環境對我國發展的不利影響持續加大。從國內看,經歷三年新冠疫情衝擊,經濟恢復發展本身有不少難題,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加速顯現,很多新情況新問題又接踵而至。外需下滑和內需不足碰頭,周期性和結構性問題並存,一些地方的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隱患凸顯,部分地區遭受洪澇、颱風、地震等嚴重自然災害。在這種情況下,政策抉擇和工作推進面臨的兩難多難問題明顯增加。經過全國上下共同努力,不僅實現了全年預期發展目標,許多方面還出現積極向好變化。特別是我們深化了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積累了克服重大困難的寶貴經驗。實踐充分表明,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有勇氣、有智慧、有能力戰勝任何艱難險阻,中國發展必將長風破浪、未來可期!
一年來,我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針對嚴峻挑戰和疫後經濟恢復特點,我們統籌穩增長和增後勁,突出固本培元,注重精準施策,把握宏觀調控時、度、效,加強逆周期調節,不搞“大水漫灌”和短期強刺激,更多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用力,全年經濟運行呈現前低中高後穩態勢。圍繞擴大內需、優化結構、提振信心、防範化解風險,延續優化一批階段性政策,及時推出一批新政策,打出有力有效的政策組合拳。財政政策加力提效,加強重點領域支出保障,全年新增稅費優惠超過二點二萬億元,增發一萬億元國債支持災後恢復重建、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貨幣政策精準有力,兩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兩次下調政策利率,科技創新、先進製造、普惠小微、綠色發展等貸款大幅增長。出台支持汽車、家居、電子產品、旅遊等消費政策,大宗消費穩步回升,生活服務消費加快恢復。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制定促進民間投資政策,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和製造業投資較快增長。因城施策優化房地產調控,推動降低房貸成本,積極推進保交樓工作。制定實施一攬子化解地方債務方案,分類處置金融風險,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二是依靠創新引領產業升級,增強城鄉區域發展新動能。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全面部署推進新型工業化。出台穩定工業經濟運行、支持先進製造業舉措,提高重點行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推動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工業企業利潤由降轉升。數字經濟加快發展,5G用戶普及率超過百分之五十。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進一步放寬放開城市落戶條件,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百分之六十六點二。強化農業發展支持政策,有力開展抗災奪豐收,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鄉村振興扎實推進。完善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在落實區域重大戰略方面推出一批新舉措,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區域發展協調性、平衡性不斷增強。
三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持續改善營商環境。出台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總體工作方案,清理一批妨礙公平競爭的政策規定。分別推出支持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發展政策,建立政企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開展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專項行動,加強違規收費整治。深化財稅金融、農業農村、生態環保等領域改革。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增長近百分之三十。完善吸引外資政策,拓展制度型開放。扎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與共建國家貿易投資較快增長。
四是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抓好水土流失、荒漠化綜合防治。加強生態環保督察。制定支持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政策。推進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啟動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和園區建設。積極參與和推動全球氣候治理。
五是着力抓好民生保障,推進社會事業發展。聚焦群眾關切,辦好民生實事。高度重視穩就業,出台支持企業穩崗拓崗政策,加強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促進服務,脫貧人口務工規模超過三千三百萬。強化義務教育薄弱環節建設,做好“雙減”工作,國家助學貸款提標降息惠及一千一百多萬學生。落實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措施,扎實做好流感、支原體肺炎等傳染病防治。實施職工醫保普通門診統籌。加強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老年助餐服務。提高優撫標準。強化困難群眾兜底保障。有效應對海河等流域特大洪澇災害,做好甘肅積石山地震等搶險救援,加強災後恢復重建。推動文化傳承發展,旅遊市場全面恢復。群眾體育蓬勃開展,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和亞殘運會成功舉辦,我國體育健兒勇創佳績。
六是全面加強政府建設,大力提升治理效能。堅定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當好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幹家。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全面提高政府履職能力。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法律議案十件,制定修訂行政法規二十五部,實施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自覺依法接受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注重調查研究,努力使政策和工作符合實際、貼近群眾。優化督查工作機制。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糾治“四風”,有力推進金融單位、國有企業等巡視整改工作。創新和完善城鄉基層治理。扎實做好信訪工作。狠抓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推動完善國家安全體系。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有效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平安中國建設取得新進展。
一年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習近平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訪多國,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等重大多雙邊活動。成功舉辦中國──中亞峰會、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重大主場外交活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深化拓展全球夥伴關係,在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中發揮積極建設性作用。中國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根本在於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我代表國務院,向全國各族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向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表示衷心感謝!向關心和支持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各國朋友,表示衷心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地區熱點問題頻發,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國際循環存在干擾。部分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公共服務仍有不少短板。一些地方基層財力比較緊張。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強。重點領域改革仍有不少硬骨頭要啃。生態環境保護治理任重道遠。安全生產的薄弱環節不容忽視。政府工作存在不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仍較突出,一些改革發展舉措落實不到位。有的幹部缺乏擔當實幹精神,消極避責、做表面文章。一些領域腐敗問題仍然多發。我們一定直面問題和挑戰,盡心竭力做好工作,決不辜負人民期待和重托!
二、二○二四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範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穩定,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綜合分析研判,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仍是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我國具有顯著的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完備的供給優勢、高素質勞動者眾多的人才優勢,科技創新能力在持續提升,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在加快壯大,發展內生動力在不斷積聚,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必須增強信心和底氣。同時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充分準備。只要我們貫徹落實好黨中央決策部署,緊緊抓住有利時機、用好有利條件,把各方面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一定能戰勝困難挑戰,推動經濟持續向好、行穩致遠。
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百分之五左右;城鎮新增就業一千二百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百分之五點五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百分之三左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糧食產量一點三萬億斤以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百分之二點五左右,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提出上述預期目標,綜合考慮了國內外形勢和各方面因素,兼顧了需要和可能。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百分之五左右,考慮了促進就業增收、防範化解風險等需要,並與“十四五”規劃和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相銜接,也考慮了經濟增長潛力和支撐條件,體現了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要求。實現今年預期目標並非易事,需要政策聚焦發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面齊心協力。
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穩是大局和基礎,各地區各部門要多出有利於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謹慎出台收縮性抑制性舉措,清理和廢止有悖於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規定。進是方向和動力,該立的要積極主動立起來,該破的要在立的基礎上堅決破,特別是要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綜合考慮發展需要和財政可持續,用好財政政策空間,優化政策工具組合。赤字率擬按百分之三安排,赤字規模四點○六萬億元,比上年年初預算增加一千八百億元。預計今年財政收入繼續恢復增長,加上調入資金等,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二十八點五萬億元、比上年增加一點一萬億元。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三點九萬億元、比上年增加一千億元。為系統解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進程中一些重大項目建設的資金問題,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一萬億元。現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增加財政投入,要大力優化支出結構,強化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基本民生財力保障,嚴控一般性支出。中央財政加大對地方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適當向困難地區傾斜,省級政府要推動財力下沉,兜牢基層“三保”底線。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嚴肅財經紀律,加強財會監督,嚴禁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堅決制止鋪張浪費。各級政府要習慣過緊日子,真正精打細算,切實把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用出實效來。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加強總量和結構雙重調節,盤活存量、提升效能,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避免資金沉澱空轉。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優化融資增信、風險分擔、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更好滿足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
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圍繞發展大局,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各地區各部門制定政策要認真聽取和吸納各方面意見,涉企政策要注重與市場溝通、回應企業關切。實施政策要強化協同聯動、放大組合效應,防止顧此失彼、相互掣肘。研究儲備政策要增強前瞻性、豐富工具箱,並留出冗餘度,確保一旦需要就能及時推出、有效發揮作用。加強對政策執行情況的跟蹤評估,以企業和群眾滿意度為重要標尺,及時進行調整和完善。精準做好政策宣傳解讀,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政策環境。
完成今年發展目標任務,必須深入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集中精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化系統觀念,把握和處理好重大關係,從整體上深入謀劃和推進各項工作。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繼續固本培元,增強宏觀調控針對性有效性,注重從企業和群眾期盼中找準工作着眼點、政策發力點,努力實現全年增長目標。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在堅守安全底線的前提下,更多為發展想辦法、為企業助把力。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以發展思維看待補民生短板問題,在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從根本上說,推動高質量發展要靠改革。我們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深化改革開放,促進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持續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三、二○二四年政府工作任務
黨中央對今年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緊緊抓住主要矛盾,着力突破瓶頸制約,扎實做好各項工作。
(一)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
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保持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實施製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着力補齊短板、拉長長板、鍛造新板,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實施製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培育壯大先進製造業集群,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區,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加快發展現代生產性服務業。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加強標準引領和質量支撐,打造更多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製造”品牌。
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實施產業創新工程,完善產業生態,拓展應用場景,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加快前沿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產業發展,積極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規劃,開闢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新賽道,創建一批未來產業先導區。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優化產業投資基金功能。加強重點行業統籌佈局和投資引導,防止產能過剩和低水平重複建設。
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制定支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實施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加快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推進服務業數字化,建設智慧城市、數字鄉村。深入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支持平台企業在促進創新、增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健全數據基礎制度,大力推動數據開發開放和流通使用。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加快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我們要以廣泛深刻的數字變革,賦能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生活、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二)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
堅持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一體統籌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一體部署實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綜合改革,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動力。
加強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制定實施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開展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改善農村寄宿制學校辦學條件,持續深化“雙減”,推動學前教育普惠發展,加強縣域普通高中建設。辦好特殊教育、繼續教育,引導規範民辦教育發展,大力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實施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優化學科專業和資源結構佈局,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增強中西部地區高校辦學實力。大力發展數字教育。弘揚教育家精神,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實國家富強之基。
(下轉B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