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靜土香港慈山寺
大年初七的早上,一行七人自駕前往香港的慈山寺,參加當日寺內舉行的“新春花供禮佛日”,農曆年期間,該寺以“心無罣礙、四季如春”為題,讓有緣人入寺禮佛參學,祈祥納福。
慈山寺位於香港大埔洞梓, 背靠八仙嶺, 面向船灣淡水湖, 是香港首富李嘉誠出資二十六億, 歷時十年建成的一座佛教寺廟, 以弘揚佛法淨化人心為宗旨。 慈山寺依山而建,風景秀麗,極目遠眺綠樹成蔭,寺內主要的建築物,山門、彌勒殿、大雄寶殿均座落於主中軸線上,具傳統寺廟均衡對稱之美。戶外以一尊七十米高的素白觀音立像為核心,兩側共栽種十八棵羅漢松,殿堂間以回廊相連,既保持內庭園之寧靜,亦令四方美景收於眼底。慈山寺歷來遊人信眾絡繹不絕,寺方為確保佛門清淨,每日限定進寺人數。筆者經多次網上預約才有緣到此一遊。
經港珠澳橋驅車直達慈山寺大約個半小時, 汽車只能停泊在山腳下的村屋旁, 下車後大夥徒步向山上走了二十多分鐘, 遠眺藍天白雲下,七十米高的素白觀音聖像,像騰雲駕霧於天際間,祂雙目俯視,法相慈悲而莊嚴。
到達慈山寺的正門。辦好進寺手續,穿過大門,隨即感受到周遭的清幽與靜謐,這裡與一般寺院不同的地方,是以“供水”代替“上香”,因此,整座寺院並沒有散發出濃濃的神香餘韻,也沒有煙霧繚繞。
祈福誦經大約下午三時開始,多位法師在大雄寶殿內誦經,這是第一次參加祈福會,聽不懂這些梵音,但獨特的音韻卻令人心生感動,旋律在山谷中迴盪,震撼心靈,祈求佛能普度眾生讓世人離苦得樂。
到慈山寺不能錯過參觀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館內收藏了各地珍貴的佛教造像及文物,從每一件展品中,除了欣賞不同年代的藝術風格,亦透過作品了解到人類的歷史。在眾多展品中,最喜愛一尊名為“佛陀的微笑”,衪與羅浮宮內的“蒙羅麗莎的微笑”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專注地看着看着,令人感到心情豁然開朗。在寺院內走了半天, 累了還可以到墨寶房抄抄經文,聽聽佛道療癒身心。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古有詩人陶淵明嚮往大自然, 追求平靜和諧的意境,此刻即使不是一個虔誠的信徒,也被這裡如天籟但聽不懂的梵音、觀音像慈悲的臉容為之感動,這是從未有過的體驗。 “人生苦短,世事無常。”此時此地,由迷到悟,直覺活着的幸福。
山中方七日, 世上已千年。轉眼已是黃昏, 慈山寺下午五時關門, 離開前抽得一張證嚴法師的智慧語咭片:“心平靜, 當下就是靜土。”
朗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