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皮
孩子開始吃輔食後,逐步嘗試各種水果。從最容易入口的蘋果、香蕉,後來便是藍莓、提子、奇異果、車厘子、士多啤梨,還有不像水果但也當水果吃的牛油果。
本來便會去皮才吃的水果,香蕉、奇異果之類,自然照舊去皮。提子是一個特例,也就算了。但車厘子明明不用去皮,媽媽擔心我家那不長牙的孩子嚼不爛,還是讓我去了皮。拔了果蒂,從頂頭用力一撕為二,撩出果核,再參考奇異果的去皮大法,用勺子舀出果肉。紅通通汁液流進指甲縫,拿舊牙刷也刷不掉。幸而藍莓的皮比較軟,用不着剝,我的手才不至於染成紫色。
還以為,車厘子去皮已是我的極限,沒想到我會像開碌柚那樣搣橙、柑和桔,手指頭都酸軟了,才撕下一小塊果肉。孩子隨便咬幾下便吞下,隨即又“嗯嗯嗯”地追着要吃。我不至於偉大得毫無怨言地付出,但看着孩子揮揮手、搖搖頭,吃得一臉高興滿足,忍不住跟着笑起來,認命地遞上又一塊果肉。
皮,是生物的保護層。孩子幼嫩,從牙到胃,都不容易消化這道保護層,身邊的人便得撕下保護層,把柔軟的內心呈上。水果如是,大人們跟孩子相處亦如是。單純的孩子可想不通那些彎裡彎繞又繞的心思與肚腸,看見你笑便跟着笑、望到你冷着臉就哭起來。無論上班多麼累、雜事多麼煩,想到家裡的小小孩消化不了這陣負能量,只得把自己的情緒表皮脫下來,呈上僅餘的歡樂與微笑。說來也怪,笑着笑着,好像自己也沒那麼不高興。原來,常常把表皮脫去,釋放一下內心,也能有助自己消化情緒。
日子一天天過去,孩子終究會長大,逐漸能消化水果的皮。她要逐步學會咀嚼、吞嚥,甚至自己把皮吐出來。屆時,去皮已經幫不了她,吃水果不再是純粹地讓她高興滿足的事了。
安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