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隨筆)“四愛”立校八十載
(老陳尋味天下)米芝蓮綠星
(山谷小島通信舍)爺爺的藏寶圖
(四方聽音)持續破格
(衆藝館)馬森的“西潮說”
(時光迴輪)塗鴉
(胭脂齋)過期節目裏未盡的話題
(世相雜議)本土知網斷想
(筆雯集)咬字的組成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1月2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世相雜議)本土知網斷想

婁勝華

本土知網斷想

    對於研究中國的學者來說,知網是使用最為廣泛的收集數據之網絡工具,真可謂無人不知,以至於前些年一位內地著名演員,因不知道知網而被質疑其博士學位論文是否親自撰寫,最終經查證而被剝奪博士文憑。可見,知網作為中國研究的學術數據庫,對於撰寫學術論文的重要價值。對比知網誕生之前,學者查閱文獻需要去圖書館動手翻閱紙版學術刊物,費力費時,效率較低。而知網則最廣泛地收集內地出版的學術期刊等介質的論文彙集成數據庫,並設置搜尋引擎,供使用者搜索,極大地方便了研究者對相關學術議題的文獻分析能力。因此,受到了使用者的普遍歡迎。

    然而,對於研究澳門問題的學者來說,若想了解澳門本地相關專題的學術研究情況,在數據收集方面,卻仍然停留在前網絡或半網絡時代。澳門的部分學術期刊雖有網絡版,卻缺乏統一的學術資源數據庫網絡,雖然澳門虛擬圖書館具有部分數據庫功能,但研究者仍需逐個期刊去查尋,甚至需要去圖書館翻查紙版期刊。既不方便,又缺乏效率。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按理說,與內地相比,澳門的學術期刊數量有限,而且學術經費相對充裕,製作一個澳門知網,技術上亦非難事。可能遇到的問題是,如何與學術成果的擁有者及期刊出版者商討版權轉讓問題。實際上,在澳門,多數期刊接受政府部門的資助,與其商討版權轉讓相對難度應不會太高。還有,研究澳門的群體規模相對較小,如果開發澳門研究數據庫,對於開發者來說,因使用者數量有限而無法像知網那樣贏利。可是,作為服務於學術研究的數據庫提供者,並不一定要像知網那樣贏利。本土知網應由公立機構(如公立圖書館或高校)又或非營利機構來承擔。建成後,免費或以會員成本價供研究者使用。如此,社會或可接受。

    (知網 · 二之二)

    婁勝華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