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捐一億辦學
“我認識一個八五後小學妹,她告訴我,她在杭州外語學校讀中學時有邵逸夫樓。她到浙江大學時,有邵逸夫樓。有時生病了,去邵逸夫醫院;生孩子還是去的邵逸夫醫院。‘也許,我的孩子長大也會這樣’,她笑道:中國古人認為做善事的最佳結局是:光於前,裕於後,邵逸夫先生做到了光前裕後。”——這篇鴻文,鄭浙民先生寫的,親身與阿Sir六叔接觸的感懷:“邵逸夫先生已離開我們十年。雖然,當年和邵先生接觸時,我只是新華社香港分社張浚生副社長的助手,對先生只是仰望,但,還是有幾件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娛樂大亨的高層內幕,親歷其境的高人道來……。
“邵先生是從一九八五年起,開始捐款內地教育事業的,他捐的第一個教學樓,就在浙江大學玉泉校區。”鄭浙民先生的紀念文章寫道:“這與當時的新華社分社副社長張浚生不無關係。張浚生是浙大畢業的,曾擔任浙江省大學黨委副書記,來香港分社工作後,又分管教育、文藝和宣傳。他與邵先生多次交往,成為忘年之交。邵先生告訴張浚生,他生於清朝末年,那時的中國積弱積貧,政府腐敗無能,百姓多為文盲,因此,被世界列強欺負。邵逸夫認,‘教育為立國之本’!只有提高教育水平,才是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問題,這是邵先生捐款教育事業的出發點。”
“第一個項目成功,邵先生很開心,希望再接再厲……”鄭浙民先生文章,追憶當年成盛況:“每年捐款一個億,用於內地建造中小學和大學教學樓、體育館,這個建議,大大超出了新華社香港分社和張浚生副社長的工作範圍。於是,張社長向教育部作了匯報;教育部當然開心,專門設置人員負責此事,每年通過篩選列出受捐助學校的清單,報邵先生審閱後實施。因此,邵先生的教育捐款項目,一直進行得非常順利,全國各省都受惠……”鄭浙民先生的文章揭露——“據統計,到二〇二一年,中國的文盲率已降至百分之二點六七,高等教育入學率達到百分之五十七點八。進入普化階段,這裏就有邵逸夫先生所作的貢獻。”
教育部每年組團來港向邵六叔匯報。教育界之外,內地與香港娛樂大亨,還結下了第二善緣:醫緣!
(高人高手悼六叔·三之一)
高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