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電競進入寒冬(二)
電競行業自二〇二二年尾開始已經不斷有“凜冬將至”的擔憂,但直到最近這場電競寒冬的威力才開始被外界觀察到。北美地區在過去幾年的電競爆發期中,成長幅度遠超全球平均值,因此在這波下行周期中寒風自然颳得又猛又烈。今期筆者帶大家更全面地見識一下到底狀況有幾惡劣。
首先我們看一下知名戰隊的舉動,上期探討了北美電競聯賽LCS縮班的來龍去脈,但其實比起Evil Geniuses(EG)及金州勇士(GG),早在今年五月,曾獲得七次LCS冠軍的“北美邪教”——TSM的退出其實已經為行業敲起警鐘。而且在TSM的退出宣告之中,CEO Andy Dinh表示北美地區的經營成本不斷上升而實力卻不斷下降,因此打算全面解散北美地區的戰隊,在二〇二四年轉向其他地區發展。另一隊已經晉身為Z世代潮牌的100 Thieves也在十月宣佈,繼年初的第一輪裁員後,將會再進一步解僱大約百分之二十員工,同時會把旗下能量飲品品牌Juvee,以及上年五月才剛開始的遊戲開發業務分拆出售。CEO John Robinson表示,公司計劃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在電競戰隊和服裝等核心業務。
另一邊廂,金州勇士(GG)除了退出LCS外,也同時解散其《大亂鬥》(Melee)戰隊,這對北美的電競界同樣是一大打擊,而且是針對草根階層——社群賽事的打擊。因為《大亂鬥》系列在北美的賽事一向都不受遊戲開發商任天堂的支持,主要靠玩家及社群創作者的熱情去維繫。金州勇士隊在《大亂鬥》方面的投入,主要透過贊助其他已經行之有年的社群活動搞手,因此他們的退出也意味住社群賽事失去一個穩定贊助商。
要知道電競行業的盈利,其實超過七成都因為遊戲授權而集中在發行商手上,中下游持份者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品牌贊助,其他聯賽收入、分紅以及售賣戰隊周邊等的業務,其實都是杯水車薪。而要維持高額的贊助費,整個賽事的觀眾數字及行銷影響力都非常重要。經過兩年疫情期間的爆發性增長,來到二〇二三年出現一個較大的調整其實是意料之內。所有品牌都開始質疑,到底在電競方面的投入是否有價值,電競行業怎樣重新贏得品牌信心,又或者重訂商業模式,進行事業轉型會是下年的重點。
薩力斯、龍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