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2版:視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康迪達 · 赫弗:宏空之境”攝影展序
聖若瑟修院內庭
張蒼水煌言
藝術與科技結合的雕塑
成長的關鍵詞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2月12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藝術與科技結合的雕塑

河 山


訊號塔基斯

    藝術與科技結合的雕塑

    塔基斯(Takis,1925-2019)出生於希臘雅典,原名Panagiotis Vassilakis。他的藝術實踐長達七十多年,期間開創了雕塑、繪畫與音樂結構的多種新形式,利用磁力、聲波和光波等多維度媒介進行創作,杜尚稱他為“磁力田野中的耕耘者”。他致力於探索宇宙的神秘力量,借助磁場讓物體懸浮、旋轉、擺動,為觀眾帶來超越日常生活的非凡體驗,他稱自己為“直覺科學家”。以物理與工程技術的介入,利用慣性力量讓靜態作品動起來,是以他成為動態藝術的先驅,對塔基斯來說,諸如引力與電磁力這類神秘、強大又不可見的能量魔力般吸引着他窮盡一生來研究。

    塔基斯的《訊號》是這位藝術家在開始具象創作後,於一九五五年在巴黎的第一批重要作品。它們由幼細的不鏽鋼棒組成,帶着回收金屬元素的特質,揭示了藝術家在加來車站發現的一個工業宇宙。這些信號組成的森林讓他着迷:“怪物的眼睛亮了起來,然後又熄滅了,鐵軌、隧道、鋼鐵叢林。多彩多姿的標誌、護欄、通道。”從他的第一部《訊號》開始,塔基斯就極度關注現代科技,尋求轉化藝術與科學之間的關係。然後,他對雕塑不斷進行修改,使其甚至能發射出煙花及火箭如《煙花訊號》(一九五七至一九五八年),或帶有彩色燈泡的《訊號燈》(一九六四年)。逐漸地,它們的高度增加,直到一九六六年達到六米。一九五五年的《訊號》,由鉚接在金字塔形底座上的三根長金屬棒組成,頂部有一個用於清潔管道的鐵刷,一塊穿孔的橢圓形金屬片和一個水平的金屬棒。桿是一種重新平衡整體的鐘擺,它會隨着空氣運動的節奏而傾斜和移動。這件作品以其優雅的流動性使觀眾嘆為觀止,並在其周圍產生了有利於想像之旅的空間。這就是尼可拉斯.卡拉斯(Nicolas Calas)所說的,當其時的《訊號》就是這樣讓人想起“阿提卡乾旱平原鐵軌上豎立的薊和乾枯的水仙莖”。還值得一提的是,塔基斯在巴黎及其周邊的許多公共場所的藝術計劃。一九八七年,塔基斯受任為巴黎拉德芳斯區(La Défense)廣場所創作的公共藝術,是巴黎歷史上首次委任給藝術家最大的公共藝術項目。這件名為《明亮的森林》(Foret Lumineuse)的作品,由三十九個高度從三點五米到九點五米不等的發光金屬雕塑,矗立在廣場中央的水池上。它們以阿基米德螺線的形態呈現,這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形象是塔基斯許多雕塑中常見的元素。 塔基斯的作品以能量為主題,開創新的雕塑藝術形式,探索電磁學宇宙的詩與美學,呈現藝術與科學的結合。

    河    山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