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不能再無視歸還文物訴求
近日,因為希臘帕特農神廟大理石雕塑,希臘與英國鬧翻了。事緣當地時間廿六日,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訪問英國,在接受英媒專訪時,再次提及要求大英博物館歸還帕特農神廟大理石雕塑,並強調“這些文物的歸屬權沒有甚麼可爭議的,它們就是希臘的,它們是被偷走的”。這一言論惹怒英方,認為希方違反“承諾”,再提歸還文物,憤然取消兩國首腦會晤。
二百多年前,英國外交官、“埃爾金伯爵”托馬斯·布魯斯把帕特農神廟乃至雅典衛城的大量大理石雕塑切割下來,運回英國。隨後英國政府收購了這些石雕,作為大英博物館的館藏展出。希臘的國寶,就此成為大英博物館的所謂“鎮館之寶”。長期以來,希臘呼籲大英博物館歸還這批雕塑,但都遭到拒絕。
英國曾是海外殖民地最多的國家。一座大英博物館,就是一座英國殖民史、掠奪史的展覽館。該館八百萬件巨量藏品中,絕大部分來自英國之外的世界其他國家,而且相當部分是通過非正當渠道,甚至骯髒、罪惡的手段得來的。大英博物館因而有“全球最大贓物接收者”之稱。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完全統計,中國流失在海外的文物至少有一百六十四萬件,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之一。
從商周的青銅器,到唐宋的瓷器,再到明清的金玉製品,該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幾乎囊括了所有藝術類別,跨越了幾乎整個中國歷史。所謂大英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中,就有三件來自中國,分別是唐摹本《女史箴圖》、敦煌壁畫和元代大維德花瓶。這些文物的標籖上通常註有“合法”來源,但實際來源是戰爭、盜竊、黑市購買,而且大部分發生在鴉片戰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一百多年。
為了追索被掠奪文物,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作出了不懈努力,然而英國一直以所謂“保護文物安全”為由,拒絕歸還。
但近期曝出“大英博物館二千件文物被盜”的消息,徹底打破了英方這一謊言。是次被盜文物數量之巨大,案件持續時間之長,涉嫌監守自盜的情況之嚴重,不僅震動英國,也牽動文物所屬國的心。
多年來,大英博物館拒絕歸還文物的主要理由和依據,是英國議會一九六三年修訂的《大英博物館法》,該法基本上禁止博物館返還任何藏品。用自己設定的法律作為拒絕履行國際道義與責任的藉口,顯然是十分虛偽和滑稽的。
有着血腥、醜陋、可恥殖民歷史的英國,對待別人一直有着很強的道德優越感,經常站在道義高點對別國的內部事務指手劃腳,甚至橫加干涉。真不知道他們的道德優越感從何而來?英國在把手指向別人之前,應先償還自己的歷史欠賬,盡快向各國歸還歷史贓物,以免再次給世人留下極不光彩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