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為全球消除子宮頸癌日
衛局:疫苗+檢查防子宮頸癌
【本報消息】為喚起社會關注子宮頸癌,世衛將十一月十七日定為“全球消除子宮頸癌行動日”,鼓勵接種疫苗及定期檢查,藉此防治子宮頸癌。
黑沙環衛生中心主任曹美芳指出,子宮頸癌是全球女性第四位常見癌症,全球每年約有六十萬名新增個案,卅二萬人死亡。子宮頸癌在澳門亦是女性癌症第七位,近五年的子宮頸癌標準化發病率平均每十萬女性為六點六人,而二○二二年的標準化發病率為每十萬女性七人。據全球研究發現,子宮頸癌是發生在子宮頸的惡性腫瘤,源於不正常宮頸細胞,但大多數不正常的宮頸細胞可以自行修復,只有少數異常的細胞會在數年至數十年間發展成為癌症。而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是宮頸癌唯一明確的致癌因素,幾乎所有的宮頸癌與持續高危型HPV病毒感染有關。
澳發病率降近三成
她續稱,雖然子宮頸癌頗為常見,但子宮頸癌是一種可預防的疾病,世衛公認接種子宮頸癌疫苗和定期進行子宮頸癌篩查,是有效防控宮頸癌措施,衛生局一九八五年起為有性經驗的婦女定期進行抹片檢查,二○一九年開始在原來的抹片檢查的基礎上,增加為三十歲或以上女士提供子宮頸抹片HPV-DNA檢測服務,提高子宮頸癌篩查的效率和敏感性。
隨着檢測普及,本澳近年子宮頸侵襲性癌的發病率較二○一一年之前下降了近三成,死亡率則下降了百分之八。另一方面,特區政府亦於二○一三年將HPV疫苗列入防疫接種計劃,免費為十八歲以下的女性居民接種。此外,包括規律作息、規律運動、健康飲食、避免吸煙或戒煙、避免有多個性伴侶以及正確使用安全套亦可減低患子宮頸癌的風險。
定期篩查及早發現
被問到子宮頸癌的症狀有哪些,仁伯爵綜合醫院婦科醫生王錦詠表示,子宮頸癌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但當宮頸癌進展到晚期時,可能會出現不正常的陰道出血、異常的陰道分泌物、盆腔疼痛、尿液或排便異常等情況。
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定期的宮頸癌篩查非常重要,若篩查中發現異常,會轉介至專科門診進行陰道鏡檢查,獲取子宮頸組織活檢,再根據活檢結果作進一步跟進或治療。若活檢結果為陰性或低、中度子宮頸病變,則按指引定期跟進及治療;若結果為子宮頸癌,則會按臨床分期作進一步跟進。
工婦提供檢查服務
除了政府醫療機構外,政府又與非牟利醫療機構合作,增加服務點,並在非辦公時間提供服務。婦聯婦女醫療中心二○○九年至今已服務超過八萬人次,特別從二○一九年起,滿三十歲後婦女除了可做常規子宮頸抹片檢查外,還可加驗HPV基因分型,更能全面反映宮頸健康情況。而工聯轄下的工人醫療所亦與衛生局合作,提供免費子宮頸細胞檢查,二○一○年六月至今參與年齡層以廿一歲至四十五歲婦女佔整體人數超過一半,平均每年發現異常個案約四十名,佔整體約百分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