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沙山的日與夜
六月,我隨遊學團到訪甘肅敦煌鳴沙山。
此前從未親眼見過沙漠,踏入景區,看到遠處燦爛陽光下隆起的沙山,脊線兩邊如同被大手撫摸過一般,平整得不真實。腳下寬廣無垠的沙地,平整中卻又帶着連綿不絕的小小起伏,讓人仿如置身海面之上。駱駝專用的紅綠燈、腳下每一步的凹陷,一切都充滿新鮮感。
第一次在沙漠中漫步,腳下的沙子在體重壓迫之下散開,平地上已能感到前進動力減弱。上沙坡更是舉步維艱,每走一步便向後滑半步,不免令人有些沮喪。在一番掙扎下,我發現在沙坡上前進的秘訣:平滑的斜面最難行,踩一步便退半步。別人已經走過的路上,會形成微微隆起的小沙丘,踩在這些小沙丘上,較易發力,相對容易前進;而踩在前人搭建好的梯子上最省力,如同走樓梯一般,這也是為什麼梯子上人滿為患。
我與同行夥伴決定不走梯子,一來想避開擁擠人潮,二來想完整體驗行走於沙坡上的困難,順帶補充旅遊路上缺乏的運動量。走前人開拓好的路,高效亦輕鬆,但只能到達別人到過的地方。而走一條無人鋪好的路,磕磕碰碰,手腳並用,不時要停下來喝水,但有人同行,也不覺孤單。
一上午過去,我們成功登上觀望點,體驗一把在越野車上馳騁沙漠的動感,便下山集合了。黃昏時分,我與友人決定再爬一次鳴沙山,完整地看一次沙漠的日夜。當然,這次我們還是執着地不走梯子。
在悠遊自在的遊客眼中,爬沙坡是為了豐富體驗。但在古代迫於生計的平民眼中,爬沙坡是個死亡歷練,稍有不慎或不幸,屍骨便長埋於無邊漫漫黃沙裡,無人問津。
歲月靜好非必然,沙前月下,涼風吹拂,是難得的好時節。那一晚,我們躺在沙坡上,沒有聽到傳說中“輕若絲竹,重若雷鳴”的鳴沙,卻有過產生共鳴的對話。
直至景區開始廣播趕客,我們才滑下山。沒錯,我們用滑滑梯的方法,順着滑溜溜的沙子滑下來。幸虧褲子夠堅韌,不至於下山後屁股開花。隨後,我們拖着疲勞飢渴的身軀,去自動販賣機買一支清涼的杏皮水,那滋潤沁人心脾,勝過什麼山珍海味。感謝那位同行友人,共享這份不畏勞役肢體的瘋狂,以及對未知世界的思索。
陳于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