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7版:澳門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城市如何文化
影友航拍創意成績優異
大晩鄉涌畔
路環船人街
牽動東西方歷史的香料之路(六)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0月29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牽動東西方歷史的香料之路(六)

文、圖:陳力志


圖一、摩洛哥丹吉爾與直布羅陀對望,位居大西洋與地中海交界。


圖二、穆罕默德 · 伊本 · 白圖泰


圖三、古斯米


圖四、Maiden's燈塔位於伊斯坦布爾 海峽至愛琴海和地中海出口處


圖五、伊斯坦布爾海峽(博斯普魯 斯海峽)連接黑海與地中海

    牽動東西方歷史的香料之路(六)

    有一年從西班牙南部城市Algecires會合數位葡國和日本友人,一起乘船渡過直布羅陀海峽,前往北非摩洛哥丹吉爾市(Tanger)(圖一)。來到這座曾經是葡國、西班牙和法國殖民地的城市,有兩件事給人深刻的印象,在此值得一提。

    世界公認偉大旅行家

    位於非洲西北部,與中國相距很遥遠的摩洛哥,自古以來與東方和中國已經有交往。十四世紀初,一名出生在丹吉爾,被世界公認偉大的旅行家兼冒險家的摩洛哥伊斯蘭學者,一三二四年,二十歲的穆罕默德 · 伊本 · 白圖泰(Abu Abdullah Muhammad ibn Battuta)邁步向東踏上漫長的三十年旅程(圖二),探訪四十四個國家,路程共十一萬七千公里。途中雖然遇到不少危難,最終完成漫長的旅程。

    伊本 · 白圖泰首先沿着地中海南岸,經過埃及進入香料之路,以及海上絲綢之路經過“阿拉伯半島、伊爾汗國、金帳汗國、德里蘇丹國、直至中國(注一)” 。他到達中國時正值元朝時代,主要踏足廣州、泉州和杭州等南方沿海城市,他讚賞中國南方社會的繁榮、進步和穩定。

    摩洛哥蘇丹獲知伊本 · 白圖泰的冒險及旅遊事跡後,認為有必要記錄他的所見所聞,命人筆錄他的經歷。可惜初期並不是很多人知道這本以阿拉伯文編寫的遊記,至十九世紀才被歐洲學者發現,並將文章翻譯為各種文字。他的遊記對了解當時國際政局、香料和絲綢貿易狀況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印尼國家香料基金會出版的,有關香料歷史的書籍《風下土地的故事》(Tales of The Land Beneath the winds)也有提及過,“公元一三四五年,蘇門答臘島東海岸正處於權力轉移期間,並影響了印尼群島其他地區。一位外國編年學家(這裡指摩洛哥旅行家伊本 · 白圖泰)親眼目睹了這個轉變過程。這是薩穆德拉 · 帕賽蘇丹國,印尼群島上的第一個穆斯林王國,也是馬六甲海峽海域的主人” 。(注二)

    特殊的摩洛哥香料

    來到摩洛哥品嘗當地美食是必不可少的。白圖泰遊完丹吉爾市後,夕陽西下。當地嚮導帶領眾人前往舊城區,並在一間具摩洛哥風情的餐館就餐。當服務員遞上一盤熱騰騰,充滿香料氣味的主食黃色小“米飯”,這是用綜合香料煮熟的古斯米(Couscous)(圖三)(注三),同時配上不同香料烹煮的雞肉和蔬菜。一股誘人的香味,不禁令人食指大動,急不及待將食物塞入嘴裡。箇中好味道,令人回味無窮。

    摩洛哥人善用香料,將數種沒有特定的香料混合起來,視乎餐廳或香料店存有甚麼最好的香料則將其混合起來,而且每次混合的材料不一定相同,使烹調的菜餚具獨特的組合味道,食物的味道也會產生輕微的變化。這種特殊的混合香料方式稱為“綜合香料(Ras el hanout)”。摩洛哥人配合非洲、中東和南美的烹調方式,使品嘗者的舌尖產生驚喜的感覺,並且令當地的菜餚成為世界有名的菜系之一。

    這種混合香料總共約為三十種或更多種成分,份量可以隨需要變化,但材料主要包含了“小豆蔻、孜然、丁香、肉桂、肉荳蔻、肉荳蔻皮、多香果、乾薑、辣椒、香菜籽、黑胡椒、紅甜椒粉、胡蘆巴與乾薑黃。其他有地區特色的香料還包括花楸漿果、油莎草、天堂椒、鳶尾根、穗花牡荊、蓽澄茄、乾玫瑰花蕾、茴香或茴芹、高良薑以及蓽拔等”。(注四)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自古以來,中東和北非是世界地緣政治角逐的中心,為甚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員、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田文林撰寫一篇論文《全球地緣政治中的中東戰略地位變遷》,文章開頭的內容提要說到,“中東在國際地緣政治中的重要性經歷了一個不斷變遷過程。最初,中東的重要性主要來自其位於三大洲交接地帶的特殊地理位置。隨着石油燃料時代的來臨,中東因石油資源豐富,其戰略重要性進一步突出,形成地緣中心與能源中心‘二合一’的獨有特徵……。”(注五)他在文中提出的兩個要點相當準確,可惜漏了一個重點就是,中東和北非在古時至中世紀,石油還沒被廣泛使用前,香料已成為這個地區的地緣政治角逐中心,而且為了香料和其他貿易路線,以及宗教問題發生了震撼歷史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第四次東征由當時權力最大的教皇“依諾辰爵三世”(Innocentius Ⅲ)發起,雖說是基督教與穆斯林的宗教戰爭,導火線實際上是香料引起的。本文第五集曾經介紹,阿拉伯人佔着東西方之間有利的地理位置,完全控制從東方來的香料。後來威尼斯的崛起成為海上霸主,反過來控制阿拉伯人的香料貿易和香料運輸線,使阿拉伯人威脅要中斷香料的供應。

    維基百科網上文章介紹有關“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歷史時,有一段描述“一二○二年末,經濟問題讓十字軍幫協助運送工作的威尼斯人圍攻扎拉,換取前往耶路撒冷的路費”,所提的“協助運送工作”,主要指香料、絲綢等貿易和運輸工作。

    為了奪取香料貿易的利益,一二○二年威尼斯借助十字軍的軍力發動野蠻的掠奪戰。原本向東進攻穆斯林地區,卻圍攻死對頭位於克羅地亞的基督教城市“扎拉”,最後還洗劫這個城市。一二○四年威尼斯人又帶領十字軍圍攻在東地中海貿易中,有尖銳矛盾的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現為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圖四、五)。攻陷城池後,長達三天的洗劫令拜占庭帝國因此分裂了數十年。

    文、圖:陳力志

    注釋:

    一、《地震中的摩洛哥:廢墟上的北非古跡與世遺產》,勞拉申,騰訊2023年9月20日。

    二、“ Tales of The Land Beneath the winds”, Yanuardi Syukur, Dewi Kumoratih, Irfan Nugraha etc. Translator Tunggut Mintara Dharma Wirajuda. Negeri Rampah Foundation 2020, page 108.

    三、古斯米為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和利比亞的主食,以粗麵粉製造的食品,形狀和顏色像小米。該食品於二○二○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四、《北非綜合香料》,維基百科,第二段,第二行。

    五、《全球地緣政治中的中東戰略地位變遷》,田文林,“世界政治研究”,2018年,146頁。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