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偉:祝一切順利
【本報駐北京記者王維酒泉二十六日電】中國首飛航天員楊利偉今日來到出征儀式現場,為神舟十七號航天員送行。二○○三年十月十五日,楊利偉正是從圓夢園廣場領命出征,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實現了中國人的千年飛天夢。二十年後,在同一地點,首飛航天員送別“最年輕乘組”,這個“同框”讓人動容。從一人執飛到多人執飛,從神舟飛船多年一發到一年兩發,更為頻繁、複雜的飛行見證着中國空間站建設的中國速度。
此刻,記者定格了一張照片:楊利偉和三名航天員相互揮手致意。而楊利偉的身後,十二個大字格外醒目:再次出征、再奪勝利、再創輝煌。這是祝福的寄語,也是精神的傳承。
今年,是航天員楊利偉執行中國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成功二十周年。作為一個航天老兵,談及看神十七發射的心情,他說,首先看到的,是國家載人航天發展的巨大成就;同時充分感受到了中國載人航天的後備力量;祝願神十七乘組一切順利。
需要更多航天員
談及是次執行飛行任務的兩名年輕航天員,楊利偉說,第三批航天員基本上都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出生的航天員,包括神十七兩個第三批的航天員唐勝傑、江新林,基本上都是一九八八、一九八九年出生的。整體來講,更年富力強了。但從經驗角度來講,還需要進一步更好積累。
“針對這次任務,我們是有針對性選拔。”楊利偉坦言,他們的訓練時間並不是很長。當然,這也是按照任務來的。早期,任務間隔很長,現在隨着空間站的拉開,每年兩次發射頻度,需有更多航天員進來,這就要求航天員在訓練過程當中,加班加點進行訓練。從訓練來看,他們體現了航天人吃苦精神和奉獻精神。
探月只是中轉站
楊利偉還提到,不管是近地太空探索,還是深空探索,都是對人類將來發展,或者是你從哪兒來的探究需求,包括中國的載人航太載人登月計劃。“實際上,探索月球或許並不是最終目的。”楊利偉認為,探索更深遠的太空才是將來所要追求的,月球探索只是一個中轉站。將來要面對的更深遠的太空,比如火星,不單單是要實現技術上的突破,更多的還是去探索未知,去探索擴大人類生存的疆域,為人類將來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好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