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5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增廣見聞)皇帝賜名總理改
(西窗小語)哥倫比亞古柯種植區大增
(句句是甘)預製菜你制唔制?
(斷章寫義)各司其職
(微物隱聲)為何我們需要學校?
(亂世備忘)如果教義是人性
(榕樹頭)垃圾問題
(筆雯集)雁門紫塞話煙塵
(夢裡聽風)乾隆這個破壞王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0月19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榕樹頭)垃圾問題

公 榮

垃圾問題

    有人在亞婆井拍婚紗照,只見攝影師高聲對那對穿得漂漂亮亮的新人說:“你們要向右再走幾步,避開那幾個垃圾桶。”挨着亞婆井的龍頭里斜路放着三個舊式垃圾桶,桶蓋因為垃圾太多沒有關上,雖然聞不到臭氣,卻有蒼蠅在飛舞,而距離不遠的鄭家大屋,外牆下的垃圾桶也是這個模樣。

    對訪客而言,這些垃圾桶肯定大煞風景。不過,要改善也不容易,因為兩個地方都是世遺景點,如果要修建小型垃圾房,有可能涉及改變世遺景點的現狀,誰敢冒這個險?撤掉或移到別處當然也可以,但又怕居民怨聲四起,在這種情況下,保持原狀可算是無可奈何的選擇了。

    其實在大街小巷放置垃圾桶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才開始的,在六、七十年代,澳門各區都設有垃圾站,清掃街道的工人在凌晨時分開工,早上六點左右便完成打掃工作,而且將垃圾送到垃圾站,由垃圾車運走。那個時段還很早,當大家上學上班的時候,已經有一條乾乾淨淨的街道讓我們趕路了。八十年代中的那次更改,不單掃街改成日間進行,收集垃圾也由早上改為晚上,垃圾車吊起垃圾桶傾倒時的轟隆聲,起初引起很多埋怨,幾年之後,人們漸漸好像適應了這種聲浪,駕車遇着前面有車在收垃圾,已很少會響安催促了。

    幾個月前,巴黎清潔街道的工人罷工,一時間垃圾堆滿街,花都幾乎變成臭都,情況令人吃驚。其實澳門在上世紀的九十年代也發生過工潮,幾天內街道沒有人打掃和清理,垃圾堆積如山,已忘記當日工潮是如何結束的。不久,清潔城市的工作外判給清潔專營公司經營。直到今天,慶幸還未再遇到垃圾沒有人收的情況,但願這種狀況能夠長期維持下去。

    公    榮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