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浙江越劇
月前上海越劇院在廣州、深圳和佛山三地連續八天演出六場經典名劇《紅樓夢》和《梁山伯與祝英台》,盛況空前。
說到越劇,很多人會稱其為“上海越劇”或“浙江越劇”,其實兩者都對。越劇的原始形態:農村說唱“的篤班”,或稱之為“小歌班”,其發源地是浙江嵊縣。上世紀初“的篤班”去到上海,在上海的長期演出過程中漸漸演變成舞台劇,有人稱其為越劇,上海的確是越劇的發祥地。大約上世紀四十年代,越劇的服飾、佈景、道具和伴奏等都上了檔次,尤其是服飾越來越精美。那時上海有很多位著名演員:袁雪芬、徐玉蘭、王文娟、范瑞娟、傅全香、金彩鳳、尹桂芳、戚雅仙、呂瑞英等等,形成了各種流派。還有常演不衰的劇碼《梁山伯與祝英台》等。越劇漸漸成為上海最熱門的戲曲,甚至超過京劇。抗戰勝利以後,上海越劇得到了共產黨地下組織的支持,更快速發展……
由於某些原因,上海有些家庭不贊成看越劇。我年輕時覺得越劇老土,鄉下腔,也不看越劇。第一次看越劇完全是政治正確的需要,觀賞了配合抗美援朝的越劇《信陵公子》……我雖然少看越劇,但是後來與多位越劇界人士有交往,文革期間與著名越劇編導黃沙在患難中相識,也因此認識了他的夫人、名演員金彩鳳。任職攝影記者後,有機會認識了袁雪芬和范瑞娟等多位越劇名家……
其實我真正喜歡上越劇是到澳門以後。一九九四年,上海越劇院到澳門演出《紅樓夢》,我跟進劇團的排練,在現場走動時,突然從舞台上傳來震撼人心的激昂聲腔,原來是扮演賈寶玉的錢惠麗在唱《哭靈》,是沒有伴奏的清唱,聲音裡充滿了激情,使我大受感動。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越劇唱腔的魅力。
後來,浙江小百花越劇團茅威濤兩次來澳演出《西廂記》及《陸游與唐琬》等好戲,我與澳門觀眾一起喜歡上了越劇……期望再有機會在澳門欣賞越劇。
殷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