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兩個主題
有些音樂作品,乍一聽,曲名就衝口而出,無它,聽熟罷了;有些,則似曾相識,卻怎樣都說不出其姓甚名誰,也無它,未能入肺入心罷了。當然,有些太典型的曲調,一接觸就難忘,如德國作曲家貝多芬《第五(命運)交響曲》的那個三短一長的所謂“命運”的叩門聲,即使經過歲月磨礪,也總是揮之不去!
不過,記着所聽音樂之曲名,似乎還是有些竅門的,如音樂節十月二十七日晚“音樂永恆樂團”在文化中心綜合劇院演奏俄國作曲家林姆斯基 · 高沙可夫(一八四四至一九〇八)的天方夜譚(有譯為《舍赫拉查達》)(作品35)。《天方夜譚》受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之啟發而造就。說的是蘇丹王沙赫里亞爾認為女子不貞,於是每天娶一位新娘,第二天就把她殺掉。輪到舍赫拉查達時,聰慧過人的她居然以講故事轉移蘇丹王的殺人之心,並居然講了一千零一夜,而終使蘇丹王幡然醒悟、改弦易轍。
《天方夜譚》本是交響組曲,由四個樂章構成。原來均有標題,先後為“海洋與辛巴德的船”、“卡倫德王子的故事”、“王子與公主”、“
巴格達的節日,大海,船在聳立着青銅騎士的岩石旁遇難,終曲”。每個樂章都有主題,如辛巴德主題,王子主題,公主主題……但我幾十年前第一次聽此名曲,是先記住在整部組曲中反復出現的兩個主題,這樣做似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一是由獨奏小提琴演奏的在兩拍半長音之後滑過一連串三連音的深情一腔的舍赫拉查達的主題,其旋律就如舍赫拉查德般的美麗,您難以否認其極富令人心神蕩漾的東方色彩;一是蘇丹王主題,它最早由銅管樂器吹出時,陰沉冷酷殺氣騰騰,但到末樂章再現時,卻明顯失去威嚴的裹挾之勢,此說明蘇丹王的確有所改變,只痛惜在其改變之前,已使無數無辜女子枯萎凋落、萬劫不復。
索倫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