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土地出讓金創近七年次低
【本報記者廣州三日電】好地研究院發佈數據顯示,今年首三季,粵港澳大灣區共成交涉宅地96宗,總出讓金1,581.9億元,同比減少368.8億元或18.9%,創一六年以來次新低。總成交建築面積1,172.7萬平方米,同比去年減少512.8萬平方米或30.4%,創一六年以來同期新低。
廣州領先東莞最差
好地大數據顯示,今年首三季,廣州出讓金總量及同比增速均遙遙領先,總出讓金825.9億元,佔大灣區的52.2%,同比增幅49.9%。大灣區內地九城中,東莞跌幅最大,達83.3%。
今年以來,供應地塊整體素質提升,加上地價讓利,土拍熱度回暖。據統計,首三季大灣區涉宅地平均溢價率8.1%,雖低於二一年同期的13.2%,但較二二年同期的4.9%升3.2個百分點。分城市看,佛山深圳整體熱度最高,平均溢價率均在10%以上。
今年首三季民企拿地總額411.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56.7億元,增幅高達61.5%,總出讓金佔比從去年的13.1%升至26%,上升12.9個百分點。
今年首三季拿地額前三甲,由中海、保利發展、華潤三大央企包攬,其中,中海競得廣深共3宗地,拿地金額273.1億元位列首位,保利發展、華潤拿地金額也均在百億以上。此外,還有3家民企進入拿地金額榜前十,分別為長隆、恆力、東建。
城投托底作用漸減
展望第四季,克而瑞分析認為,企業投資仍將保持謹慎態度,投資繼續低位運行。格局上仍將保持國央企為主、少數民企與城投為輔。土地市場上保持活躍的民企依舊集中於綠城、濱江、龍湖等少數幾家。而城投平台在債務壓力下,托底作用將逐漸減弱甚至退出。在民企投資重新復甦、活躍前,市場整體的活躍度保持比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