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澳門製造 轉型拓新路
內地雙節“超級黃金周”效應,旅客量創疫後高峰,帶動旅遊業及周邊餐飲、零售、文創等行業。大時大節旅客消費意慾高漲,商戶均希望搶佔商機。但是否準備好瞬間爆升的生意,考驗經營部署及長遠變革之路。
今年以來,疫情陰霾散去,旅遊業市場強勁反彈。初時不少本地中小企困於人力資源不足,生產速度趕不上購買需求,一度面對“有生意也做不了”的窘況。經過大半年調整,如使用數字化工具升級轉型、調節人手及生產工序等,大部分企業基本回到正軌,在復甦道路上穩步前進。
國慶黃金周作為今年內地最後一個法定長假期,全國旅遊熱度爆錶。以內地旅客為主要客源市場的澳門,黃金周期間,單日入境客量創疫後新高,大部分商戶滿意人流量,直言幾乎接近疫前的好光景。但受經濟未完全復甦、匯率變化、人們購物喜好轉變等影響,旅客消費與疫前有一段距離。
尤其近年旅客群體趨年輕化,對大同小異的商品,如肉乾、杏仁餅等特色產品興趣降低,反而喜歡小眾具文化特色的飾品、手工製品等。如有文創商戶的手作商品大受年輕人歡迎,快速售罄,卻苦於人手不足,無暇製作補充供應。現正尋求可以提高產量的方式,又考慮成本是否划算。
現時各業朝着升級轉型方向思考出路,但循什麼方法實現目標,值得深思。特別是有的企業產品銷售速度快但銷量不算高,欲聯繫工廠洽談,礙於產量少不符合經濟效益,被拒諸門外;若貿然大批生產可能有滯銷風險,進退兩難。企業之間若加強聯繫合作,把自家具特色、值得量產的產品組合起來,形成一定數量後,或可吸引廠商接單。
隨着業界不斷創新思維,“澳門製造”的商品逐步多元,吸引年輕客群且受歡迎。但仍有較多特色商品未能被消費市場發現,企業不僅需積極參加推廣活動,提高產品知名度,政府宜加強支援,攜手豐富“澳門製造”的商品類型,給旅客更多購物選擇。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