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成為劣質的存在
人類的適應力很強,不管環境如何惡劣,只要待久了,總會習慣起來。
一開始可能有着諸多不滿,譬如入住一間劣質旅館,一進房間便十分不自在。嫌棄房間有異味、浴室太狹窄、花灑的水太弱、床褥太硬、枕頭太軟、被單太髒……總之就是討厭這個地方,但在無法轉換旅館的情況下,只好被迫住在這裏。第一天覺得痛苦不堪,可是到了第三天,大概已經適應,自動無視那些不滿的地方。
明明什麼也沒變,只是當習慣以後,會比較能接受那個依然惡劣的環境(或處境)。
原來一切也講求習慣。這本來是好事,因為如果一直無法適應不喜歡的環境,生活會十分痛苦。大腦不會讓我們一直置身於痛苦中,所以為了減輕痛苦,或者該說凍結痛苦的感覺,大腦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在生理和心理上進行調適,以適應當前環境。
我們會嘗試為痛苦找出口,然而,就算適應了惡劣的環境,也不代表要從此妥協,讓自己安於惡劣之中。
有時候我們會進入一個盲點,認為環境不可能改變,要麼接受要麼離開,如果無法離開,就只能接受一切,包括所有惡劣的狀況以及伴隨而來的痛苦。留下來的人總是羨慕離開的人,因為他們遠離了痛苦的根源,但我們到底為什麼痛苦着,依然要留下來呢?是生活的無可奈何吧,但如果要留下來,與其適應惡劣的環境,何不嘗試扭轉局面呢?
人類的適應力可以減輕我們面對惡劣環境時的痛苦,卻同時阻礙我們尋求突破。一旦安於現狀,便會失去改變的勇氣,我們會自欺欺人說反正習慣了,不改變也無妨,然後漸漸被劣質同化,最糟糕的是被同化了還渾然不覺。
不想成為劣質的存在,必須時刻保持清醒,明瞭自身處境,改變不了大環境,也別讓自己劣質化。
祁 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