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2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活在東瀛)珍珠的故鄉
(西窗小語)愈來愈多醫生患抑鬱症
(一格藍山)紙漿畫
(第四人稱)不需要每個人都愛我
(拾光者記)永不消逝的電波
(夢寐園)想起一個人
(幸福魔法)不想成為劣質的存在
(尋樂人生)手機湊仔 家長宜警惕
(筆雯集)胸中涇渭 皮裏春秋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0月4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拾光者記)永不消逝的電波

木 芹

永不消逝的電波

    上個月去看了上海歌舞團的舞劇《

    永不消逝的電波》,雖然在觀看前已經猜到大概劇情,但在下半場仍然被感動了。沒想到主辦方對於這樣一套主旋律風格的“命題作文”,交出了一張頗為完美的答卷,也算是我目前看過的紅色創作中的“天花板”了。

    記得年初中央芭蕾舞團也來澳門演了《沂蒙》,同樣是紅色作品,但其反響和口碑與《電波》差距不小。這也引起了反思,怎樣的作品才能吸引觀眾,讓他們對厚重、有距離的歷史題材感興趣,從而走進劇院。

    《電波》的主題實在不算新鮮。臥底、諜戰、犧牲、大義,都是在文藝作品中被反覆歌頌過的題材。然而一個出色的廚師,就有運用普通食材做出經典菜餚的本事。《電波》在舞台、配樂和情節編排上都作出了創新,例如大量使用了電影蒙太奇的手法,增強舞台效果,加上舞者動情的演繹,讓演出不落窠臼而動人心弦。

    之前就有人曾稱讚過美國的音樂劇《Hamilton》是美國愛國教育的一次成功。該劇講述了美國開國元勳Hamilton的生平故事,由於融合了嘻哈音樂的元素和現代方式的詮釋,這樣一部講述美國建國的歷史劇,卻能收穫大批年輕人的吹捧,以至一票難求。

    翻開小紅書,內地也很多二刷、三刷《電波》的觀眾。對於精彩的作品,觀眾樂於買票支持,而且相比於課堂和講座等形式的講述,好的作品能夠以更生動和鮮活的方式傳達故事,真正帶觀眾走進那個年代,引起共鳴和情感共振。

    “橋唔怕舊,最緊要受”,紅色主題的創作也能成為流行熱潮,只要故事講得好,觀眾自然就會買帳。

    木    芹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