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鋪設“一帶一路”新通途
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兩端,中國與歐洲遙遙相望,橫貫東西的中歐班列,翻山越水穿戈壁,將亞歐大陸緊緊連在一起。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品牌,中歐班列是歷史潮流的沿續,也是面向未來的正確抉擇。正如習近平主席向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致賀信時所指出,“中歐班列開創了亞歐國際運輸新格局,搭建了沿線經貿合作新平台,有力保障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繁榮列車
中歐班列作為跨大洲、長距離、大運量、全天候、綠色低碳的新型運輸方式,成為中國參與全球開放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載體。目前中歐班列已形成西、中、東三條運輸大通道,開通了八十六條時速一百二十公里的運行線路,通達歐洲二十五個國家的二百一十七個城市,運輸服務網絡覆蓋歐洲全境,形成“多向延伸、海陸互聯”的空間佈局,實現亞歐國際聯運的網絡化,成為國際物流中陸路運輸的骨幹方式。
近年來,中歐班列運行保障機制不斷完善,運輸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效率,縮短了時間,增加了附加值。中歐班列運輸費用約是空運的五分之一,運輸時間約是海運的四分之一,與傳統的海鐵聯運相比,可節約百分之八至百分之二十的綜合物流成本,平均碳排放量為航空運輸的十五分之一,公路運輸的七分之一,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發揮了示範作用。
希望列車
中歐班列作為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互惠的重要載體,為沿線國家企業帶來了無限商機,給世界經貿往來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十年來,中歐班列累計開行七點七萬列,運送貨物七百三十一萬標箱,貨值超三千四百億美元,成為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橋樑。這趟“鋼鐵駝隊”運送貨物貨值佔中歐貨物貿易的比重逐年提升,從二○一六年的百分之一點五增至二○二一年的百分之九。
中歐班列不僅連接着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波蘭、德國、匈牙利、西班牙、比利時等沿線國家,還聯通境內一百○八個城市。班列以穩定、高效的物流服務,拉近了國內企業與海外市場的距離,並與跨境電商平台、物流平台等融合發展,培育出新的產業集群,助力沿線內地城市對外開放。從重慶出發的中歐班列總數已超過一點三萬列,運輸量逾一百萬個集裝箱,貨運種類達數萬種,產品價值達五千多億元人民幣。作為西北地方最大的國際物流樞紐中心站的西安國際港站,平均每一小時四十分就有一列中歐班列從這裡駛出。從義烏西站出發、終點為馬德里的中歐班列橫跨亞歐大陸八個國家,是世界上里程最長的中歐班列。
安全列車
中歐班列主要用於貨物集散運輸,為穩定亞歐間國際工業產品供應鏈作出了重大貢獻。近年來,班列線路不斷擴大,貨物品類日益優化,一趟趟中歐班列運載着電子產品、汽車配件、家居燈具向西駛去,帶回哈薩克斯坦麥麩、白俄羅斯鉀肥、德國啤酒、波蘭牛奶、西班牙火腿。一些企業還將運輸線直接延伸到當地工廠、建立海外倉,構建直達消費者的分銷體系,努力打通“最後一公里”。在粵港澳大灣區,班列已開行十八條線路,成為當地企業除了海運、空運之外,讓供應鏈運輸更加穩定的“第三種選擇”。
同時,中歐班列還以其低成本、高運輸速度、強承載容量和多運輸線路向各國民眾、企業釋放發展紅利、提供安全通道,助力民生安全幸福指數。在全球抗擊疫情中,班列打造了國際抗疫的“生命通道”,截至二○二一年底,累計發送國際合作防疫物資一千三百六十二萬件,十點五萬噸。近年來,伴隨着中歐班列而生的倉儲物流、冷鏈運輸、新能源產品運輸、小眾農產品運輸等新型業態也迎來發展機遇,不斷擴大民生崗位供給,帶動沿線城市經濟發輾轉型。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在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指引下,相信中歐班列定能朝着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發展,為世界經濟復甦發展開闢新路徑、開創新天地。
龔 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