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識別有害新聞
本書是作者繼《思考的藝術》、《行為的藝術》後又一暢銷著作,有別於前兩本書探討人類常犯的行為以及思考謬誤,這次的議題是“新聞對你有害”。書中以清晰透徹的論點結合認知科學與研究成果,娓娓道出作者戒掉新聞毒癮的心路歷程,以及消費新聞帶給我們的禍害。
所謂新聞,最簡單的定義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簡要訊息”。以前人們是靠讀報紙、聽電台、看電視來獲悉這些消息。隨着網絡與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如今新聞無處不在。有一大部分甚至連錢都不用付,就排山倒海地呈現於我們眼前,並自動鑽進意識裡。據書內引述的調查顯示,二〇一〇年美國人每天平均花在消費新聞的時間為七十分鐘,而教育程度愈高,每天所花的時間就愈多。這個趨勢在十幾年後進入了5G時代的今天,定必有所增長。當代人的新聞癮已發展成一種危險的狂熱,我們幾乎再也逃不開新聞。
大多數人認為,每天關心天下事,是有文化修養與社會責任的生活方式一部分;有些人認為,看新聞便能跟上時代脈動,令自己變得更聰明(作者曾是其中之一);另有部分人相信,掌握世界資訊,看清局勢,可讓自己避過一劫或謀取利益(例如股票投資)。本書指出,以上觀點皆屬思考上的謬誤。
在過去報章盛行的年代,所有能引發讀者興趣,因而也能刺激報紙銷量的新聞,都被報社視為“具報道價值”,卻不管它重要與否。把“新的”東西當成“關係重大的”東西來賣,這個基本騙術始終一如既往、不曾改變。不論是實體報紙、線上新聞、社群媒體或收音機及電視上的每日新聞,至今仍依循這種模式。那些被媒體冠以頭條新聞或國際要聞的“重大”消息,諸如:兩國總統會面、某國發生地震、某宗船難或交通意外、股市上下震盪等等,多半跟我們的個人生活無關緊要。
書中提到,就生意角度來看,重要性不等於“具報道價值”,而是“吸睛就能賺錢”,增加銷量或點閱率的同時,也可獲廣告商青睞賺取更多收入。此種商業模式帶來的後果是,只要廣告繼續贊助新聞內容的製作,新聞製作者與新聞消費者的需求就會背道而馳。那些半真半假的訊息、置入性行銷、公關文稿、宣傳還有廣告,外表通通偽裝成新聞資訊。
另一方面,在講求快速傳遞資訊,又被企業要求每天產出一定數量報道之下,記者能夠在短時間內製作具品質的報道根本是難上加難。許多記者的新聞都是擷取他人的文章拼湊而成,他們訴諸空洞陳腐的字眼,滿足於膚淺表面的思考以及在網上某處扒到的資料。個別害群之馬為求生存和點閱率,甚至製作假新聞,發佈不實資訊。
人類大腦吸收和處理資訊的能力是有限的,超過極限,大腦會變得過度負荷,思考與推理會變遲鈍,決策不僅出現瑕疵,某些情況下還會無法做出決策。資訊超載伴隨的惡果包括:專注力不足、思考能力弱化、思維惰性增大、缺乏創意、工作效率下降等。
再者,人類與生俱來的負面偏誤特質,在面對消費新聞時尤其明顯。那些天災人禍的畫面,總是引起我們的注意並在腦中揮之不去。書中提及消費新聞對於身心健康的副作用包括:焦慮恐懼、具侵略性、眼界狹隘與情緒上的無感;嚴重者可引發睡眠障礙、情緒波動及攻擊性行為,甚至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可見,沉迷消費新聞等同拿自己的身心健康在開玩笑。套用書裡的一句話:“你的生活壓力已經夠沉重,不要再往自己身上添加人為壓力了,這對你絕對沒有好處。”
過去幾十年來,我們認識到營養過剩的種種危害(肥胖症、糖尿病),開始改變飲食習慣。但大部分人還不知道:新聞之於心智,猶如糖之於身體。一些媒體不斷餵給我們重口味又碎片化的事件和八卦消息,跟個人生活關係不大,也不求我們思考。不同於書本或有深度的期刊雜誌(需要細讀、思考),我們可以吞下無數的新聞片段,它們就像糖果般美味可口易消化,卻無法讓人產生飽足感,且有害健康。當下的我們面對資訊超載,正如同過去面對攝食過量的情況。
如果少看一點有害的新聞,我們會得到更多的時間、更高的生活品質、更清晰的思路、更具價值的觀點、更好的決斷力,還有內心更平靜祥和。
卡 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