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是人才去留主要原因
最熱衷於討論離開以色列的,大多是擁有金融資產,可能已持有外國護照,並擁有易於轉移、訓練有素、緊缺職業技能的年輕專業人士。不過人才流失要幾年時間才見真章。一位撰寫了五本關於以色列移民歷史書籍,三百多篇論文的教授表示,以色列的移民數量(移出或移入),與該國的經濟狀況絕對相關;影響移民的三大趨勢是:失業、通貨膨脹和工資水平。和經濟問題相比,認同危機是第二個原因。人們與國家之間存在意識形態問題,就迫使他們移民。而失業是移民的最大單一指標。
目前以色列的失業率處於歷史新低——百分之三點六,所以那些口裏說想移民的人,實際上是否真的遷移?教授有所保留。不過,追蹤移民情況相當困難,因為以色列人在搭飛機時不會報告他們出國定居。如果有人出國一整年,就可視為居住在外國,目前這類人大約有六十萬。過去幾年,由於新冠疫情和對社會化醫療保健的渴求,返回以色列的人比離開的人多。此外,國家經濟正在穩步增長,在抵禦流行病方面比其他國家出色,也是他認為外移的人不會太多的理據。他認為只要以色列經濟表現好,就會像一塊磁鐵一樣,吸引公民留在國內,並且吸引國外公民回流。到今年年底,就可以了解司法改革的實際後果。
從歷史上看,以色列最大規模的移民潮,發生在一九七三年贖罪日戰爭之後幾年;還有上世紀八十年代大規模經濟衰退期間。教授說,雖然有人將贖罪日戰爭後的移民潮歸咎於國家創傷,但其實是因為當時經濟暴挫,失業率飆升,以及百分之四百的通脹率造成。
這似乎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道理。
(以政府廢司法武功 · 國人慌尋第二家園 · 十四)
沈 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