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與動作皆弱
——談《殺出坎大哈》
經過“淪陷三部曲”、《末世綠洲》、《絕地迫降》後,大隻佬謝拉畢拿已經成為荷里活B級動作片的標籤。其作品公式化,重官感;票房不勁,也不蝕錢。新作《殺出坎大哈》也是此框架,政治、動作、追殺、逃亡、友情,司空見慣,但不夠熱鬧生猛。
片中,謝拉畢拿飾演美國特工,在中東先搗破伊朗核設施,後因記者洩漏特工名單,他被追殺,並與翻譯員殺出重圍。公式化劇情、俗套的設計,一切意料之內。然而這類B級片向來難有新意,過癮刺激便足夠。不過本片寫人敘事及娛樂性皆不足,比起主角近年作品更弱。
全片動作戲實際不多,火爆場面更少,稍為好看是直升機深夜追擊戰車,雙方皆戴着夜視鏡鬥智鬥力,並在突現火光下開槍射殺,效果新奇。其餘情節皆說話多過行動,壓軸的追殺戲,也是例牌的汽車追逐戰,最後幾個炮彈便完場,慳水慳力。
本片呈現了目前阿富汗境內各方敵對勢力,包括塔利班、西方國家、“伊斯蘭國”、僱傭兵等複雜派系,一石擊起千層浪,容易引起各路人馬的追殺,局勢更動盪。本片因而更似政治片格局,但輕描淡寫下,難有深刻主題。劇情亦單調乏力,主角與中東翻譯員的感情描寫,是全片唯一的感情線,但淡淡幾筆,無法強化最後生死相許的劇力。
影片與正在上映中的韓片《救參的士》、早前的西片《譯戰同盟》比較,三片在戲劇結構幾乎相同,離不開救人與友情。論動作設計,《的士》較多花款;論友情描寫,《譯戰》更為動人。本片在這兩方面皆不理想,未能發揮出同類電影的爆炸力,火力有限。
本片注入強烈的大美國精神,拍出美國救人滅魔的威力,以及世人對美國自由的期許,都是常見的意識形態。只是今次少了中東民眾前往美國追求自由的心態描寫,盡力呈現美國的軍事力量。
lhaio@yahoo.com.hk
小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