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冀允增經營彈性 拓夜經濟
【本報消息】國際煙花比賽匯演本周起開鑼,有利吸引各地旅客來澳“朝聖”;鄰近香港正透過連串夜間活動,包括在海濱舉行夜市進一步刺激夜經濟。餐飲作為夜經濟重要一環,有餐飲業者希望多方合力豐富夜間活動,吸引旅客、留本地客。有餐廳建議政府給予餐廳更多經營彈性。
有餐飲業者表示,如今年輕人成為消費主力,普遍為夜貓子,白天上班,晚上、假日才有時間消費,故內地多個省市藉以夜經濟刺激夜間消費。餐飲業夜間活動則多以“夜市”模式出現。如今本澳晚上餐飲業普遍冷清,除旅客多集中在博企消費,本地消費者則傾向北上。內地餐飲選擇豐富,不斷有新興餐飲品牌出現,在珠海亦有知名夜市,同時娛樂項目多元,不少本地年輕人願意在內地娛樂、用餐,變相本地餐飲業如酒樓、酒吧生意下跌。
各界合力豐富夜生活
業者認為政府、各行業都需要思考如何激活澳門消費市場。如香港通過計劃引進表演項目、商場推消費券延長營業時間、辦夜市等以鼓勵居民消費。業者認為本澳有條件定期辦美食節活動引流,惟若成為固定項目,則需考慮到選址、對民居的影響,以及餐廳人手安排等問題。觀望福隆新街步行街成效,倘相關區份可成功引流,相信可吸引更多餐廳、各類小店進駐,活躍該區,再複製到其他區份。夜經濟的蓬勃,難單靠某家企業、行業,或一個活動就可一蹴而就,更需各界合力創造更多具吸引力的夜生活體驗。
有餐廳負責人指出,留意近年政府或政府支持的活動,都有考慮到帶動社區經濟、夜經濟,如光影節、康公夜市等項目,每年也有新嘗試,但有的因規模細或周邊配套不完善,未能在市場產生較大迴響,對商戶刺激有限。有感目前本澳夜間商業氛圍不活躍,部分舊區入夜後商戶早早關門,街道冷清。參考海外,部分餐廳下午是咖啡店,晚上“變身”酒吧,令夜間保持一定商業元素,建議政府可給予餐廳更多經營彈性。同時,在不阻礙路人條件下,允許夜間在室外設置一些裝飾、放置餐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