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陲守土”展澳人抗戰壯麗畫卷
【本報消息】澳門口述歷史協會會長林發欽表示,合辦是次展覽,為使居民尤其年輕人進一步認識共產黨領導敵後軍民戰鬥在大江南北的抗戰歷史。
澳與祖國休戚共
林發欽指出,除展出原有內容,特別推出“南陲守土:澳門人的抗戰”圖片展,作為展覽的特色內容。在澳門收藏文研協會多位資深收藏家支持下,口述歷史協會團隊從海量的澳門抗戰文物圖片中精選四十多幅歷史圖片,以“同仇敵愾救亡賑難”、“共赴國難熱血奉獻”兩部分,展現在十四年艱苦抗戰歷程中,澳門的命運始終與祖國休戚與共。
他在致詞時介紹,展覽涵蓋相當豐富的澳門華人抗戰史內容,冀突出三個顯著特點和兩個重要認識。三個顯著特點體現為:一是持續時間長。從一九三一年“九 · 一八”事變到一九四五年前後十四年時間,不同時期各有側重與特色;二是形式多樣。通過救亡宣傳、購買救國公債、義演義賣募款、購買藥物輸送前線、組建救護隊與救護團、青年奔赴前線殺敵、收容難民難童、贈醫施藥施粥施衣、籌款協助難民回鄉等方式支持祖國抗戰。
三是華人社會廣泛參與。包括澳門商會、鏡湖醫院與同善堂的領袖與華人精英,湧現出柯麟、何賢、馬萬祺等一批愛國華人領袖;當然也包括澳門本地與外來各學校的師生、華人社會各階層民眾等,全民積極響應抗戰救亡號召,不分貧富貴賤,不管能力大小,通過出錢捐物積極參與抗戰救亡運動,匯成南陲“孤島”全民抗戰的局面。
澳門人從未缺位
兩個重要認識是指澳門在中國全民抗戰中從未中立,從不缺位。常說澳門“中立”,是指澳葡政府的所謂“中立”。從一九三一年“九 · 一八”事變爆發到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為止,在國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際,澳門人義無反顧、挺身而出,與全國各民族一道,投身於波瀾壯闊的救亡圖存洪流中。以華人為主體的澳門社會,從來沒有中立過,也從未缺席過抗戰救亡運動。憑藉澳門特殊的國際舞台環境,通過持續不斷、形式多樣的救亡活動,澳門人始終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為中國抗戰的最後勝利作出應有貢獻,書寫“孤島”華人抗戰的壯麗畫卷。
總的而言,澳門華人社會一貫愛國愛澳,縱使歷經風雲變幻,依然矢志不渝,彰顯澳門華人社會核心價值,也生動體現澳門精神的時代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