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雕塑惹禍
今年七夕節,河南魯山縣的“牛郎織女”雕塑揭幕,引發社會爭議。有人批評該雕塑“太醜”,有抄襲長沙“湘江女神”之嫌;也有人質疑花七百一十五萬元,造價太高;還有民眾爆料,雕塑未開標,基座已搭好。
針對民眾的質疑,魯山縣已成立聯合調查組,在初步調查的基礎上,決定對負有直接責任的縣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黨某免職,並全面審查項目設計、工程造價、招標流程等問題。
促進地方旅遊,當然需要投入,但須以“花最少的錢辦最好的事”為原則。二○二○年二月才退出貧困縣的魯山,經濟底子薄,民生欠賬多。財力有限,卻花七百多萬建一座毫無美感的雕塑,被罵是必然的。
早在二○二○年九月,住建部就針對大型城市雕塑建設管理發佈通知,嚴禁以傳承文化、發展旅遊、提升形象等名義盲目建設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大型雕塑。魯山縣的這座“牛郎織女”雕塑,被質疑是明知故犯。
發展旅遊缺的不是甚麼雕塑,而是思路。浙江省安吉縣的紅廟村,沒有甚麼旅遊資源,但礦坑咖啡館開業一年多,已賺到上千萬元;山東淄博以“好客精神”和硬核服務,助力“淄博燒烤”出圈;貴州的“村BA”、“村超”火了,其秘訣在於將優勢轉化為勝勢,民眾說好才是真的好……這些與政府的投資沒有太多關係,卻與地方文旅發展的思路有莫大關係。
正如有學者說,“文化不是凝固的雕塑,而是流動的活水,可水往哪個方向流,卻是與現實的實踐需要和社會制度密不可分的。”
雨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