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2版:演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戰爭與和平的辯證
方世玉與廣東精神
多一人觀影 少一人受騙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8月31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戰爭與和平的辯證

以 馬


《奧本海默》電影海報


奧本海默曾與塔特洛克相戀


愛因斯坦和奧本海默短暫相遇


格羅夫斯將軍邀請奧本海默參加計劃

    戰爭與和平的辯證

    ——電影《奧本海默》

    由基斯杜化 · 路蘭導演的《奧本海默》,於七月二十一日在美國、法國、中國台灣等地上映,與真人版電影《Barbie芭比》同期上映,造成了世界各地的“芭比海默”轟動。與粉紅色、輕鬆敘事色調的芭比不同,《奧本海默》涉及沉重的二戰歷史,以“原子彈之父”羅拔 · 奧本海默的故事為主線,包括他如何在劍橋大學實驗室留學、接受美軍萊斯利 · 格羅夫斯將軍的邀請、擔任曼哈頓計劃領導、在新墨西哥州建造城鎮規模的實驗基地,其後與杜魯門談話不歡而散,以及在原子彈計劃成功後,所遭受的委員會的種種指控與他的自我辯護。

    挑戰藝術

    在長達三小時的電影中,給人的感受是藝術性的強烈。基斯杜化 · 路蘭明顯在此片中有敘事的野心,與攀登藝術新高峰的希望。與他先前的經典之作《潛行凶間》、《星際啟示錄》、《TENET天能》都不同,此片受到了奧本海默的演講稿啟發,加以他的傳記和其他歷史事件作為厚重的歷史奠基,從主角在劍橋大學就讀、與教授派屈克 · 布萊克特的不合開始:他在一個蘋果裡注入化學藥劑,在即將被人吃掉的關鍵時候,又及時阻止了這一悲劇發生。此事為本片鋪墊了驚悚的基調,而其後是他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完成學業後,在美國的加州大學任教。電影中一個細節,是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在大學的建築外進行了簡單的對話,風吹起了愛因斯坦的一頭白髮,而路易斯 · 施特勞斯在與愛因斯坦錯身而過時有一瞬間的失神。這個歷史中的一瞬間,卻間接導致了奧本海默在風光之後數年的聲名狼藉。

    重現歷史

    電影中穿插了許多歷史人物。如尼爾斯 · 玻爾、奧尼斯特 · 羅倫斯、大衛 · 希爾伯特等,都是著名的科學家。他們作為奧本海默的良師益友,也是最支持他的人。可以說,政治與私人情感的交錯、算計與友誼之間的碰撞,構成了本片的張力與精彩之處。

    奧本海默先是與共產黨黨員瓊 · 塔特洛克戀愛,其後與凱瑟琳結婚生子。在曼哈頓計劃的原子彈試爆前,奧本海默曾經與她約定,如果試爆成功,就會打電話叫她收被子。凱瑟琳從頭到尾都是最支持他的,兩人是共度生死與患難的伴侶,他們的愛情故事幾乎貫穿全片,甚至在最後委員會對他窮追不捨地侮蔑、在奧本海默人生最狼狽的一段時間裡,在聽證會上,仍然可以看見凱瑟琳為他作證的身影。這便是愛情的堅貞之體現,在算計、陰謀之中,仍有人心溫暖的展現。可以說,是導演有意展現的矛盾感,構成了敘事的辯證。當中的細節,如對凱瑟琳酗酒的暗示、“收被子”的訊號,這些處理都給了觀眾眼前一亮的感覺。

    敘事技巧的反轉玩弄

    此外,本片和導演以往的電影都不同,尤其是在第三個小時裡,瞬間爆炸的原子彈、延遲了幾秒鐘的聽覺轟炸、黑白片與彩色片的切換、震耳欲聾的鼓掌聲和跺腳聲、不間斷的質問與對白,都是在視覺和聽覺上給予人深層次的體驗。尤其是先前的許多伏筆,在此都昭然若揭。例如為何奧本海默會被歸以賣國罪、被取消安全許可、不斷受到聽證會的審問。實則背後都是斯特勞斯的手腳。而兩人的仇怨,早在和愛因斯坦短暫會面的一瞬間,就已經結下。是斯特勞斯誤會奧本海默對愛因斯坦說了自己的壞話,才導致他後面記恨對方。以至於要讓他身敗名裂。然而在最後的第三小時,儘管是驚心動魄、是曼哈頓原子彈計劃成功,也是奧本海默不斷受到審訊的情節,但本片的主題到這裡才算是完成。

    奧本海默為國家付出良多,最後竟遭到同僚的陷害,被政治、輿論逼迫。在與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的對話中,奧本海默覺得“自己雙手沾滿了鮮血”,而總統不屑地回應道:“你覺得長崎、廣島的百姓會在乎是誰製作了原子彈嗎?他們只會在乎誰投下了原子彈,也就是我。”以及當時在商量投原子彈的地點時,美國一名高層軍官在那備選的幾十座城市中,把京都刪去,他笑着解釋:“他和太太度蜜月時是去的這座城市。”

    主題的二元辯證

    “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奧本海默道。種種台詞轟炸之下,導演所希望表達的,是一種“戰爭與和平”的理念。“戰爭”和“和平”這兩個概念本是互斥的,也是辯證的。投下原子彈是為了結束戰爭,卻是死亡和恐懼的開端。奧本海默不願成為死神,但他所製作的原子彈,被預估能在每座城市殺死五萬人,這些人的生命就不是生命了嗎?導演在片中暗示了主題的諷刺與矛盾性,所表現的是非功過,任由他人評說。是“戰爭”還是“和平”?奧本海默是功臣還是殺人兇手?這一切交由觀眾內心判斷。

    藝術作品從來只是提出問題,而並非解答。在看完三小時不間斷的畫面、聲音的表現,可以說,這部電影是基斯杜化 · 路蘭的登峰造極之作,他與演員施利安 · 梅菲、艾美莉 · 賓特和羅拔 · 唐尼的合作,為此電影增色不少。僅有的不足,也許是電影對某些歷史人物的刻板印象的刻劃,如愛因斯坦、玻爾等,並沒有更多有新意的呈現。全片敘述的重點是奧本海默和原子彈計劃,但前面情節鋪墊過久,以至於其後原子彈的爆炸、對廣島長崎的影響,也只是草草帶過。儘管有此不足,但本片仍然是今年值得一看的高分電影。

    以  馬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