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雙調整 展望澳餐飲市場
根據二三年六月發表的《財富》商業洞察指出,全球餐飲業市場已逐步走出疫情陰霾。受惠全球美食廣場數目增加,以及外出用餐需求上升等利好因素,展望由零售、櫃檯與餐桌服務提供者組成的全球食品服務市場規模,將從二三年的26,469.9億(美元,下同)增至三○年的54,235.9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10.8%。不過,也需關注日益增加的線上訂餐服務對食品服務行業發展帶來的影響。
旅業復甦帶動餐飲
澳門餐飲市場發展動態與展望
截至今年三月初,澳門特區旅遊局及市政署共發出2,820個各類餐飲牌照,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今年四至六月餐飲業共有2.07萬名僱員,同比增2.6%。
整體而言,澳門餐飲市場在今年初入境防疫措施放寬和農曆新年因素帶動下迎來V型復甦。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一至五月,受訪餐飲商戶月度營業額同比平均增幅為45.8%;當中以“西式餐廳”的復甦幅度較大,“日韓餐廳”復甦幅度則較小。
預期在全年訪澳旅客復甦步伐較為強勁的帶動下,將為澳門餐飲市場注入穩步向好的增長動力。
澳門屬微型外向經濟體,各業發展均有來自外部需求的不同程度貢獻。據統計暨普查局公佈的《旅遊附屬帳》資料顯示,疫前的一九年,澳門餐飲服務的旅遊比率達64.1%。疫情期間入境旅客大幅下滑,二○和二一年,餐飲服務的旅遊比率分別下降至27.5%和36.6%。
內外夾擊競爭加劇
隨着年初入境防疫措施放寬、港澳全面恢復通關,以及內地來澳團隊遊重啟等利好因素,入境旅客從去年第四季的133.6萬大幅攀升至今年第一季的494.8萬,及至今年第二季的669.7萬。但今年第一季入境旅客人均消費和用於餐飲服務的人均消費環比均下滑,跌幅分別為負16.2%和負15.6%。
經歷三年疫情,本地居民消費行為出現一些變化,包括:消費信心不足,並引致邊際消費傾向下降;對商品或服務的價格變化較為敏感;以及外賣配合線上訂餐服務接受程度大幅提升。
澳門外賣食品活動場所登記制度自二一年十一月中起生效,至二二年十一月已有3,290間外賣店完成登記外賣牌照並生效;澳門提供座位餐飲服務的持牌業界面臨更多來自本地僅持有外賣食品牌照結合線上外賣平台的挑戰,以及大灣區內地九市餐飲同業等提供較具價格優勢和較多元選擇的餐飲體驗的競爭,尤其位於民居的餐飲服務的旅遊比率普遍較低,預期此類型主要面向內需市場的餐飲企業將遇到較大經營壓力。
盡快落實數字轉型
後疫情時代促進澳門餐飲業發展策略建議
澳門餐飲業界在面對當前經濟周期與經濟結構的雙調整,需作好充分準備。在此為本澳餐飲業發展可更積極地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和特區“二五”規劃發展目標,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是在後疫情時代,需盡快落實數字化轉型。目前點餐數字化、線上市場拓展等數字轉型已逐漸成熟,後場協作、營運管理等數字工具將為轉型關注重點。未來如廚房顯示系統、機械人廚師手臂、智慧設備等數位協作工具,以及企業資源規劃系統與供應鏈管理等營運管理工具的引入應用將更受重視。此外,結合線上線下的經營模式已成為趨勢,顧客關係管理、消費者洞察、數據分析等應用將成為未來挑戰。
跨界合作助力世旅
二是助力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議政府牽頭,加強跨界合作,通過餐飲+旅遊、餐飲+文創、餐飲+康養、餐飲+會展等,也可舉辦更多美食與文化融合的大型活動,展示澳門多元文化薈萃的特質,助力澳門綜合旅遊體驗達致世界級標準,以及豐富“美食之都”內涵。
三是善用世貿組織(WTO)服務貿易四模式與政策優勢,突破澳門內需市場狹小瓶頸,開拓深合區、大灣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今年五月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調研和抵達澳門展開對特區考察期間,提出要在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上展現更大作為。相信通過琴澳兩地政、產、學、研緊密合作,做優做強餐飲產業鏈,將有助加快推進特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有利澳門“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高質量建設。
澳門管理學院院長 唐繼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