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虛構”中
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網絡上充斥着“聽說”而來、未經再三考證的分享,“真實”已經充滿可疑性。曾在一次口述史訪談中,一位女士說到自己的舊居,她說:“大兒子就在這裡出生。”可是經追問後,才發現女士的意思是大兒子是在醫院出生的,而這舊居是大兒子的首個居所。女士這一說法並非惡意撒謊,只是一種她本身的習慣說法。
“真實”的反面是“虛構”,可是“虛構”不完全是貶義的,我們常常生活在虛構之中。“城市”是虛構的,是一種人對生活模式的想像與實踐,但世界本身不是這樣的,我們從A點到B點之間,或者只是往前走一分鐘就可以到達,可是在城市的“虛構”中,我們卻要在斑馬線、交通燈前等待車輛停止才能過去,又或者我們要爬樓梯走過一條行人天橋,才能從A到B,這就是一種“虛構”。城市規劃者從無到有的建構,包含了對此時此地的人該如何生活的想像與實踐。對原本那個A點到B點之間一分鐘的距離來說,這是“虛構”的。而劇場作為一種常常被視為“虛構”的、不切實際的場域,當它愈強調自身的“真實”時,往往更凸顯了“虛構”的現實,我不對你說“這是真的”,你就不會去想“什麼是假的”。
曾經有人說過,如果要給紀錄劇場(Documentary Theatre)下一個定義,那就是對“真實”的“宣稱”。這類劇場都“宣稱”自己在演出中運用了真實的材料。可是,當我們問問那些劇作家,他們也會宣稱自己的劇作(哪管是天馬行空的故事),其實也運用了“真實的材料”,不過只是轉化成有戲劇性的演出而已。於是,我們可不可以將“宣稱”改為“直接呈現”?這些宣稱為“紀錄劇場”的戲,都在演出之中“直接呈現”着真實的材料,例如檔案、口述訪談、證詞等。
(真實與虛構 · 四)
踱 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