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節“鬼節”?
農曆七月十四是盂蘭節,本澳華人社會普遍認為農曆七月是“鬼月”,節日習俗、祭祀儀式在華人社群中廣為流傳,形式多樣,不僅廟宇舉行盂蘭醮會,澳門各區隨處可見路邊祭祀,上香點燭、供祭品、燒紙錢街衣、撒食撒錢等。
解困受苦餓鬼
“盂蘭節”雖看似可怕,其實背後的起源卻充滿溫情,其起源與《佛說盂蘭盆經》中的“目連救母”故事有關。目連為救“餓鬼”母親濟度投胎,得佛陀提點後,便於七月十五僧自恣日時,以百味五果置於盆中,供養十方僧人,集合眾僧力量功德令其母濟度。因此,盂蘭節為佛教重要節日,至於“盂蘭”在梵文中的意思,則為解困正在受苦的餓鬼。
庇佑家宅平安
正因如此,盂蘭節中的鬼一般被認為餓鬼,故在“燒街衣”期間,街坊一般會準備溪錢、七色彩紙及往生錢等紙料,象徵金錢、衣服,往生錢則用作超度遊魂或祖先,讓他們盡早輪迴或解脫。同時會準備燒肉、餅乾、花生和糖果等食品,且完成祭祀後亦不會將祭品吃掉,特意留給遊魂野鬼或祖先,“孝敬”它們,通過向祖先或亡魂祭拜、施食,使幽魂得到安撫,庇佑家宅平安。
盂蘭節作為澳門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之一,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孝悌為本”的家庭倫理觀念,對往生世界理解認知的宇宙觀,富有地方特色的習俗,亦具有重要的本土民俗文化研究價值。
欲知更多詳情,歡迎掃碼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