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民聯倡新思維提升環保手段
【本報消息】八月十五日是國家首個全國生態日,經濟民生聯盟主席劉家裕樂見本澳按照“二五”規劃及《澳門環境保護計劃(二○二一——二○二五)》,有序落實禁止進口不可降解的塑膠餐具、推廣電動車和收緊尾氣排放限值等工作,以及在城市總體規劃中劃定不可都市化地區,明令保護珍貴綠色資源,不斷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形式。
隨着區域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態環境漸成常態,尤其廣東將全面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協同粵港澳三地齊為灣區生態文明作出貢獻,本澳應以更開放的態度、更前瞻的部署,落實國家“雙碳”目標。建議:一、構建社區碳排放數據統計和管理體系,創建研究隊伍,使碳排放統計工作落到社區,而相關數據可為政府日後制定碳排放標準提供有力支撐;二、培養居民實踐綠色消費、推動社會“珍惜食物、減少廚餘”的環保氛圍;三、大力支持及落實執行中水回收、雨水收集等環保技術,為節能減排有突破性的改革;四、繼續做好社區垃圾分類收集、分選回收、預處理,甚至將其變成回收產業;五、政府的建築帶頭使用節能系統,為推動私人建築應用起示範作用;六、參考內地大力推行碳排放交易。
劉家裕冀當局多與環保企業及團體合作,從教育開始做起,以點帶面推動青年多參與生態文明的教育活動,潛移默化增強生態文明意識,為推動綠色發展出力。如習主席早前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所言:“必須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征程環境保護工作,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