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9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虹膜過關今起預約測試
(新聞小語)針對施援 助民解困
民航局冀簡化空管協調
今多雲雷雨
警方籲警惕“槍決”電騙
消防局訪坊會宣傳盂蘭節防火
新一期《行政》上載網站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8月12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新聞小語)針對施援 助民解困

夏 耘

    針對施援    助民解困

    過去三年,本澳受新冠疫情影響,政府在赤字預算下仍推出系列兼具針對和普惠性政策措施,堅持民生福利開支不減,以紓解民困。行政長官賀一誠昨於立法會上指出,明年預算仍是赤字,不諱言普惠性支援開支太大,政府現階段沒能力、沒條件推出,但會作針對性支援。民間期盼政府能及時雪中送炭。

    疫情期間,政府推出生活補貼計劃(消費卡)等普惠措施,旨在減輕居民生活負擔,支持本地企業維持一定的營業額,有助緩解居民特別是基層的經濟壓力,同時刺激內需。毋庸置疑,人人受惠是最簡單直接且皆大歡喜的援助方式。但疫情三年,財政赤字嚴重,政府緊縮開支也是無可奈何。精準幫扶有確切需要人士,相信是目前讓公帑發揮最大效果的選項。

    自全面放寬防疫措施以來,在旅遊與博彩業帶動下,本澳經濟逐漸回暖,近月旅客、賭收增長相對強勁。然而,經濟復甦效果難以短期內讓所有階層受惠,特別是弱勢群體。據社福援助機構收到的求助反映,已陸續出現有家庭支柱患病且陷入困境個案,要急需援助。

    自二一年第三季起,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已連續七個季度上升,當中與民生相關的食物及非酒類升幅尤為顯著,更是連續九個季度上升。不少家庭經濟開支面臨很大壓力,當局有必要善用財政儲備,制訂針對性措施,精準扶持弱勢群體和階層。比如放寬社會融和計劃申請資格,以及放寬“照顧者津貼先導計劃”中被照顧者的條件限制等,讓有需要者及時獲得支援,藉此擴大社會支援覆蓋面。

    就業環境方面,很多行業未跟上復甦步伐,不少在職者凍薪、減薪,工資水平停滯或下跌,再就業者薪酬折半或更低。居民剛性支出有增無減,很多人感到日子比疫情期間更辛苦難捱。

    疫情過後,經濟轉型,不少居民尤其欠缺足夠競爭力者,難免出現信心危機。當局應持續增加職業培訓資源投入,制訂人才培養計劃,因應不同類型的結構性失業問題,出台針對性措施;分析失業者難就業的具體原因,從不同層面全力協助求職者盡快投入職場,協助那些就業不足、收入萎縮的基層家庭度難關。

    夏  耘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