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性的求救
正如小說的開篇所描述的那樣:房間裡宛如一片死海——在全球女性運動風起雲湧的當下,日本的女性何嘗不像是生活在一片宛如死海般的房間裡呢?她們在濃稠的凝視中夾縫生存,彷彿輕微的波浪都能輕易地將她們的人生徹底毀滅。
這個描述也同樣可以用來形容讀者在小說中段的閱讀體驗。說它是讓人感覺沉浸到了死海裡面,似乎都是一種委婉的說法。更加貼切的形容是:讓人心累,讀不下去。作者擔心這種窒息感不夠強烈,還特地用第二人稱來描寫,保證讓人讀得喘不過氣來。
一開始你會以為這好像是個電子遊戲,作者把你丟進了書中的世界裡,讓你扮演主角——陽子。但是當你讀到小說中段之後,你才猛然意識到這遊戲並非你想像的那麼簡單。它並非是供你遊玩的消遣,相反它正在把你扮演的主角——也就是陽子,狠辣地玩弄在鼓掌之間。
這個時候你想要逃跑已經晚了,畢竟讀都讀到了一半,你期待着或許結尾將有所不同,有所轉折或者有所突破。可你的感官卻在用力地抗拒,因為它們實在承受不來這種強烈代入感所引發的劇烈痛苦。
為了避免劇透,這裡我不過多講解書中的劇情,因為作為一本需要讀者參與進去推理並且代入的懸疑小說,每一篇分析結局和劇情的書評都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因此也強烈建議沒有讀過《絕叫》的讀者們千萬不要貿然打開書評,否則可能你會徹底喪失讀下去的慾望,從而丟掉了一次或許會很有收穫的日本女性探索之旅。
而我想談點有意思的,尤其是其他書評往往忽略的點。假如讀到這篇書評的你正打算讀讀這本小說的話,那麼這篇書評或許能起到輔助消化的功效。
首先從日本推理小說的獲獎趨勢來看,社會派毫無疑問正獨佔鰲頭。這一點,在《絕叫》和《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兩者之間強烈的既視感中恐怕也能管中窺豹地略見一葉。事實上,早有人辛辣地總結,這本書根本上是這幾年以來日本多種爆款劇情設定的一鍋亂燉。這也意味着在這本小說裡,掉書袋是常有的事情。你在閱讀這本小說的時候,必然將要不只一次地質問自己,這到底是一本推理小說還是一部社會學的科普書籍。什麼叫“團塊世代”,什麼叫“泡沫經濟”,日本這幾十年的重大變故又以什麼形式呈現,我想讀完這本書的讀者大概對這些問題也不會太過迷茫了吧。
然而更重要的是,正如我一開頭所說的那樣,作者通過這種壓抑感所真正要傳遞出來的情緒其實並不複雜,就像是一艘沉船發出的求救信號那樣,它在替日本女性呼救。
值得一提的是,伍爾芙曾經寫下女性主義的力作《一間只屬於自己的房間》,而作為呼應,葉真中顯諷刺性地把日本女性所生活的環境描述為“死海一樣的房間”,真是精妙。這信號之所以沉重,因為它的身上承載着活生生的性命。這些人命正在無人知曉的地方沉入大海。與前陣子自願潛入海中的富豪不同,她們並沒有給自己選擇了這樣的結局,而是這片死海將她們吞沒到了這樣的境地裡。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書名的翻譯真是貼切極了。還有比普通人的求救更令人感到悲劇色彩的“絕叫”嗎?
理查德 · 克萊里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