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人幣國際化呈長期趨勢
【中新網廿三日電 】“二二年末,人民幣已成爲第三大國際貨幣,國際化水平總體呈現長期增長趨勢。”南開大學校長陳雨露在日前舉行的“二○二三國際貨幣論壇暨《人民幣國際化報告二○二三》發佈會”上表示。
論壇上發佈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二○二三》指出,人民幣國際使用程度保持歷史高位,波動向上趨勢不變,未來發展潛力巨大。截至二二年底,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編制的人民幣國際化指數RII達到六點四,較上一年度增長了百分之十八點○八,繼續保持長期向上態勢。
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戴相龍在主旨演講中表示,近五年人民幣國際化指數的增幅迅速上升,而日圓和英鎊的國際化指數增長基本處於守勢。
當前人民幣國際化影響力不低於日圓和英鎊。
三五年或達歐元水平
戴相龍表示,我國連續五年保持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地位,對外直接投資位居世界第二、三位,如果這些巨額收支主要用美元來結算,必將增加貨幣兌換的成本和匯率風險,也會受到主要國際貨幣發行國的制約。人民幣國際化可以明顯消除以上風險。
戴相龍也提到,人民幣國際化不是主動挑戰美元,更不是要替代美元。
未來,如何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國際影響力?戴相龍稱,人民幣國際化仍受到各種挑戰。要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爭取到二○三五年人民幣國際化影響力接近歐元的水平。
陳雨露認爲,二○三五年,人民幣能否與美元、歐元等量齊觀,需要構建三大條件:第一,要基本完成以實體經濟爲支撑的中國現代化産業體系的建設;第二,我國金融市場的深化和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設施建設要取得長足進步;第三,中國金融體系的制度性開放與風險控制體系之間要實現高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