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要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皮塔未獲足夠票數
我使館:中德是夥伴非對手
朝宣佈成功試射洲際導彈
氣變致全球逾半海洋變色
美民不滿拜登“應管不管”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7月14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我使館:中德是夥伴非對手



朔爾茨十三日參觀西門子公司在巴伐利 亞州的生產線(路透社)

    德政府公佈首個“中國戰略”

    我使館:中德是夥伴非對手

    【本報綜合報道】據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網站、觀察者網十三日報道:我國駐德國使館發言人十三日就德國政府“中國戰略”表明立場。

    “脫鈎”是最大風險

    一、中方希望德方理性、全面、客觀看待中國的發展。德國當前面臨的很多挑戰和問題並非是中國造成的,中國是德國應對挑戰的合作夥伴,而非對手。將中國視為“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不符合客觀事實,也不符合兩國共同利益。以意識形態為導向看待中國和制定對華戰略,只會加劇誤解和誤判,損害雙方合作與互信。

    二、中方始終重視發展對德關係,願與德方共同落實好中德第七輪政府磋商成果,深化各領域交流和務實合作。但發展雙邊關係必須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本原則,中方堅決反對利用涉台、涉疆、涉港、涉海、人權等問題干涉中國內政,歪曲抹黑中國,甚至損害中方核心利益。中方將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三、中德經貿等各領域務實合作是互惠互利、優勢互補的關係,對雙方都是更大的發展機遇,而非風險。當前全球穩定和經濟復甦的最大風險是推動分裂對抗和“脫鈎斷鏈”,將正常的合作泛安全化、政治化。基於意識形態偏見和競爭焦慮而強行“去風險”,只會適得其反,人為加劇風險。雙方應通過不斷增進政治互信,推進雙邊關係“去風險化”。

    四、中德在促進世界多極化、維護自由貿易、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有諸多共同利益。希望雙方相向而行,堅持互利共贏,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為動盪的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

    德擬調整出口管制

    在因內閣分歧拖延數月後,當地時間七月十三日,德國聯邦政府通過首個全面對華戰略。戰略中提到了與中國所謂“系統性競爭”和減少對華經濟依賴的必要性,同時指出,中德也應在經濟貿易和氣候變化等全球議題上保持合作。

    據德國外交部網站消息,在這份長達六十四頁的文件中,德國政府稱,希望確保與中國的經濟合作“變得更公平、更可持續、更互惠”。“我們無意阻礙中國經濟進步和發展”,德國政府表示,德國“不追求對華經濟脫鈎,但迫切需要‘去風險’”。德國政府敦促在華德企加強風險分析,並計劃調整對華出口管制清單。

    德國政府在文件中還涉及到了網絡安全問題和台海問題,稱德國反對“單方面武力改變台海現狀”,因為“軍事升級也會影響德國和歐洲的利益”。

    十三日稍晚時候,德國總理朔爾茨在推特發文稱,“中國戰略”為中德關係提供了一個新的框架,德國政府將繼續與中國合作,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氣候保護方面。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