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9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雜談)心形樹
銀作怪
(散策人間)給青春一個熊抱
(二弦)酒為“媒”
(斷章寫義)挑戰更複雜的人生拼圖?
(聲色點擊)書店的特定客服
(杏林外史)阮大鋮的離奇暴亡
(古今亂炖)寄語畢業學生
(宇宙園丁)閒逛雜談
(筆雯集)書中自有黃金屋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7月7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宇宙園丁)閒逛雜談

司徒子榆

閒逛雜談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有一本散文集,名為《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他將自己跑步中的所思所想凝聚成一門生活哲學,從中悟得身體與精神的關係。

    好幾年前,我也是個繞着田徑場奔跑的人,在長跑訓練中與自己相處,耐得住“寂寞”的心性應是那時磨練出來的。但可惜那時訓練超出負荷,落得了膝蓋勞損,從此,跑步從我的運動名單裡剔除。後來,想要復健的我接觸了瑜伽。練習中發現,要做好每一組瑜伽動作,也需要耐得住“寂寞”。

    不過跑步也好,瑜伽也罷,這類與自己身心相處的活動,都能稱作“動態冥想”。有人聽到“冥想”一詞,便會想到坐在寺廟,背靠高山,聆聽流水聲打坐的修行者;或者認為冥想必須要正襟危坐,在安靜的環境裡進行。但其實它能融入我們庸常的生活裡,在整理房間、洗碗甚至閒逛的時候。當然,前提是我們完全把注意力放在當下,專心與自己相處。

    現代人習慣了急急忙忙,每天都有很多事務要去處理。譬如今天要把精力奉獻給公司,明天又要照顧家裡的老小,偶爾放個假,內心還湧起了罪惡感。有時,我也遭俗務的影響,思維遠沒有閒適時明晰,就連瑜伽也不想做。每每至此,我更傾向於選擇另一種“動態冥想”——出門閒逛。

    在澳門生活的這段時間,我尤其愛步行,每日從半島的北邊逛到南邊,再走到南灣湖畔。風景在眼前變化,最終街道和高樓都變成了寬闊的天空,疲累的大腦亦開始感到疏朗。

    頭腦裡,“我”的聲音彷彿不存在了,我成為了湖邊的花草樹木,還有粼粼的水面。

    就是如此,行走的時候,我專注於雙腿邁出時肌肉的抽動,以及目光所見的一草一木。然後,我完成了一輪“動態冥想”,再次感受到人與萬物是同在的。所以如果我要出一本書,我應該會叫它《當我談閒逛時我談些什麼》。

    司徒子榆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