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雙櫃檯模式的影響
短期內“雙櫃檯模式”對港股的流動性影響有限,長期看,隨着南向資金不斷流入,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港股將迎來拐點。
為何短期看“雙櫃檯模式”對港股的流動性影響有限,定價權仍在國外投資者?一是看資金增量。目前“雙櫃檯模式”對內地投資者暫未宣佈新增購買管道,若依賴現有港股通管道,增量資金會比較有限。二是看港股資金結構。港股資金結構仍由外資主導。去年,國際投資者貢獻港股證券市場成交額約41%,南向資金(國內投資者購買港股的資金)交易量約佔港股交易量的25%左右。
長期看,隨着南向資金不斷流入,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港股將迎來拐點:改善港股流動性。港股一直被詬病成交量低迷,流動性不佳。據港交所數據,近期港股日均成交金額僅約1,000億港元,不到美股特斯拉一家公司日均成交金額的一半。與A股相比,港股總市值約為A股的1/3,但成交金額只有1/10。雙櫃檯的推出,將令港股市場成為人民幣國際化在資產端的重要組成部分,港股有望迎來增量配置資金,提升成交量。
今年以來,“中特估”行情火熱,央企的戰略價值正被市場重新認識。世界正在進入一個多極化格局,過去市場忽視央企的戰略價值,現在正被挖掘出來。在港上市的央企更是全球性的價值窪地,是“中特估”的核心標的。就已加入雙櫃檯名單的港股央企為例,其盈利及分紅穩健、經營規模夠大、背靠國家、抗風險能力強,同時估值比國際同行明顯更具吸引力。現在,港股市場對雙櫃檯模式反應還不積極,即使是中特估最優質的標的近期也在回調。投資者可利用此機會思考雙櫃檯及中特估背後的政策邏輯,優化投資組合,抓住國家戰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投資機遇。(下)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部 李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