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擠牙膏”式公佈 讓駕者提前適應
聚賢同心籲優化北區交通規劃
【本報消息】為緩解友誼圓形地周邊路網車流,以及配合港珠澳大橋和A區未來的發展,政府早前已興建友誼圓形地行車天橋A、C匝道天橋,B匝道亦正在興建,但其中一個樁柱位處友誼橋大馬路中央分隔帶,且施工期間須佔用友誼橋大馬路部分路段往返各一條行車道。為此,周邊道路上周六起實施多項臨時交通措施,對該區交通造成不少影響。
政府相關部門昨日邀請社團代表到現場講解。聚賢同心協會秘書長、北區社諮委副召集人高岸峰到場了解情況,亦與政府代表交流。他表示,由氹仔往關閘方向車輛較為擠塞,並預計近日受天雨,以及因應上班上學將為該區域交通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當局取消友誼圓形地行車天橋C匝道落腳點讓先後,往氹仔方向的車輛則較為暢順。當局已作出一系列措施,希望盡可能減少對交通的影響。現場所見附近的漁翁街、黑沙環新街和友誼圓形地行車天橋車輛較少,呼籲有條件的駕駛者取道,相信可以縮短行車時間。
高岸峰表示,早前馬揸度博士大馬路近白雲花園往勞動節大馬路(即友誼圓形地方向)的路口作“永久封閉”,然而不足一天就重新開放該路口。雖然有關決定是有科學數據支撐而作出的綜合決定,但當局近期的改道措施較為複雜,公佈時間倉促,公眾難以短時間內掌握和了解整體規劃,難以作出配合,令路口封閉後出現擠塞。
期望政府能吸取上述事件的經驗,並建議當局及早公佈北區整體的交通走向和藍圖,而非“擠牙膏”式公佈,這樣能讓駕駛者提前適應及合理選擇行車路線。另一方面,東北大馬路空中走廊正在設計,預期短時間內會開始建設工程,到時難免對交通有較大的影響,建議盡早研究開通P地段道路以疏導交通,以及應盡可能避免同一時間內在同區開展過多工程,造成居民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