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波動 營商兩難
近日人民幣走弱,昨日在岸價曾跌穿七點二三關口,創近七個月新低。澳門與內地經貿往來密切,人民幣匯價波動將反映到本地經濟層面,各方不敢掉以輕心。
近日人匯下滑,與全球發達經濟體央行進一步加息抑通脹有關。雖然美國暫停加息,但造勢未止,美聯儲局主席連番鷹派言論,刺激美元指數走強。雖然美元與其他貨幣匯價,恐難再現去年極端分化,但後市走勢直接影響經濟大氣候。
由於澳門元與美元間接掛鈎,美元走強變相提高澳門元的購買力。故本地供應商間接受惠於澳門元匯率上浮,紓緩了進口商品加價壓力,但能否形成減價條件,還看匯率波動的幅度,短暫看或可平抑澳門疫後“加聲四起”的壓力。
人匯下行確為部分商品價格提供穩定條件,卻無助扭轉疲弱的本地消費市道,反而因內需不振加劇市場競爭。針對民生的商戶及超市不斷推出優惠引客,部分優惠幅度更甚於疫情期間,或許只有如此提高競爭力,留住消費力。
內需萎縮,外憂不減。如內地電商平台聲勢浩大的購物節吸引,在審慎消費氣氛籠罩下,亦可成功撬動大批澳人線上購物,疊加匯率的吸引力,幾乎成為澳人指定的消費節。又如深受澳人喜愛的日系產品、赴日旅遊等,受日圓跌跌不休的刺激,網購消費、找三四日到日本走一轉等日漸升溫。消費市場寒意加劇,實質早已“冰封三尺”,只是疫情減慢變化速度而已。
由匯率下行激起的消費衝動或許是曇花一現,但消費主市場轉移的大戲正加速上演。如何看待這股大潮變化,因應施策,需要社會共識。
當下熱議穩內需,有人建議財政支援、吸引旅客入社區填補消費力,也有人主張拓展國際客源吸引高消費客群……意見紛陳。政府自疫情開始至今,不遺餘力開拓客源,成效有目共睹。旅客如期湧至,卻並非是化解營商新問題的靈丹妙藥,甚至因越來越多商戶向旅遊業靠攏,競爭更趨激烈,最終要有過硬的實力才能生存,意味着市場將加快新陳代謝。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