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法治須自覺尊重遵守法律
——專訪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林定國
上任即將滿一年,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坦言,工作表現交由大眾評價,他還用了句廣東話歇後語調侃道:總不能“老鼠跌落天秤——自己讚自己”。不過有一點他可以肯定,去年上任期望落實的事宜,如今正照原計劃穩步推行。
後天培養守法意識
在不同場合,法治精神、法律制度經常被提及,林定國在這議題下,更看到人與法律連結的重要性。在他看來,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司法獨立的法治環境、誠信且有能力的法律人才,還遠遠不夠,“我們需要每一位元市民都支持我們的法律制度,具備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自覺性。”
這一點是林定國從二○一九年社會事件中得到的啟發:“守法意識需要後天培養。”於是,推展法治教育成為他上任後工作重點之一,積極落實成立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到的“法治教育督導委員會”並在委員會下開展“法治教育領袖培訓計劃”。
林定國透露,目前計劃下共有兩個工作小組,正設計包含更寬法律範疇的課程,預計年底可正式啟動培訓。
普及法律抵禦分化
類似的法律知識教育及普及工作,在複雜的國際政治角力裡還賦予了普羅大眾抵禦外部分化、明辨是非的能力。林定國坦言,上任以來,頻繁遇到某些西方國家政客或媒體對於香港發生的事情品頭論足,“我可以說絕大部分不是反映真實情況,法律條文肯定沒看,連基本事實都錯誤。”他相信,這些言論抹黑香港之餘,亦企圖從內部實現分化,損害香港人對法律制度的信心。
“如果大眾對基本的法律條文、制度有基本的理解,肯定有助他們對這些評論的真假作出獨立、準確的判斷,不易受惡意評論影響。”林定國一直強調,我們需要拿回更多的主動權。
兩地加強交流協作
另一種迫切需要建立的連結則在於內地與香港法律人才之間。近年來隨着各項政策的落實,兩地擁有不同特徵的法律體系正在銜接,並在互補裡打破不同法律制度帶來的服務壁壘,將“制度之異”轉化為“制度之利”。
當規則與體系成功銜接,下一步加強法律人才的交流配對就顯得尤為關鍵。前段時間,林定國帶着香港大律師公會及香港律師會到訪大灣區內地城市進行交流,與當地法院、仲裁機關等召開會議。
在溝通中,他發現兩地法律界一些人對彼此的認識仍停留在表面,“內地不太清楚香港提供的法律服務,比如他們很希望我們多一些人參與調解工作,但真正跟香港法律人才建立關係的相對少;反過來,香港法律界也沒有充分掌握內地在哪些範疇需要我們提供協助。”林定國說,通過培訓兩地法律人才,加強對雙方制度的理解,已成為兩地共識。
國家鼎力支持調解
而為發揮香港獨特的普通法制度優勢,國家亦給予鼎力支持。近年國際社會對調解的需求日益增加,今年二月,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在香港揭牌成立。林定國將這形容為中央送給香港的一份“大禮物”,律政司已調派人手加入籌備辦公室協助推展有關工作。他期望,未來籌備辦公室的發展不僅可回應中央對香港法治制度的信心,亦可通過提供專業的調解服務對外展現中國人“以和為貴”的民族性。
(香港廿六日電)
中新社記者 韓星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