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冀續推立減措施引客留澳消費
消費模式變夜場生意慘淡
【本報消息】疫情過後,各行各業漸恢復正常運作。然而不少商界反映,生意較疫情時更差,居民消費信心不足,加上“澳車北上”實施後,生意更急速下跌。有夜場負責人直言,生意從未試過如此慘淡,很難捱下去。
信心未恢復省開支
酒吧負責人梁先生表示,生意差了很多,認為主要是澳門經濟轉型,“澳車北上”後,很多澳門居民都傾向北上消費,留澳消費力大減,生意較疫情期間少了五至六成。疫情期間生意已經差,疫情過後恢復全面通關以來,生意更差。
尤其是周五、六晚上,整晚下來僅一、兩檯客,以往周末很暢旺,現時閒日反而比周末客況理想,相當難捱。
酒吧負責人陳先生表示,現時生意較二二年疫情時更差,生意額起碼減少了一半。現時澳門的經濟環境和客源已經和過去截然不同,整體消費氣氛不足,居民信心尚未恢復,大家都緊縮開支。“澳車北上”令情況加劇,急速地令澳門人消費轉移。
如果與一八、一九年比,生意是差天共地。他亦有投資其他餐廳,回想當年的消費環境是,只要開業就會賺錢,所以當年新開的餐廳如雨後春筍。然而,在現時的環境下,他投資的數家餐廳已經結業,未來亦有些準備結業。
作為“七〇後”的他直言,曾經歷澳葡時代、回歸到現在的經濟環境,因為曾經享受過好的環境,現時感受更深。過去經濟差的時候,各行各業都差,但當年物價相對較便宜;現時經濟在高峰時滑落,落差好大。他經歷過回歸前的經濟不景,會考慮嘗試轉型,年輕一代投身社會時已是經濟輝煌時代,他們未必一下子能接受,消費和營商的一群都需要適應。
包裝宣傳自我提升
澳門工商聯會執行會長吳華威表示,整體市場環境,結合夜場的餐廳,在農曆新年後生意都變得遜色,甚至有部分已結業。疫情三年,企業已經承受不小的壓力,疫情後經濟有巨大轉變,“澳車北上”,甚至高端消費客戶群或遊客未必如想像般優質。在多方壓力下,為企業帶來了衝擊,短短這兩個月都目睹不少中小企向商會求助,希望可以向政府反映情況。
在這情況下,商界都希望可以繼續推出消費立減措施,吸引客戶留澳消費。當然中小企自我提升也有必要,將產品包裝再宣傳,但今次澳門經濟復甦需要的時間並非一年半載,認為政府的支持很重要。除了刺激本地消費外,商戶都希望可以吸引遊客光顧。政府還可以參考東南亞、日本、台灣等地,推出遊客消費卡,吸引遊客增加澳門消費。結合兩方面措施,增加遊客和本地人在澳門的消費,提振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