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校園戰爭
二○二三上半年,由金銀淑編劇與宋慧喬等演員合作的韓劇《黑暗榮耀》風靡全球,開播僅三天,Netflix(網飛)播放量便超過一億兩千四百餘小時。劇作完結後,熱浪並未因此止息,《黑暗榮耀》劇組闖進了韓國第五十九屆百想藝術大獎,獲得最佳作品獎。一反過往角色風格類型,飾演復仇者角色的宋慧喬,亦斬獲“電視部門最佳女主角”獎。由於劇作關注度驚人,韓國當局便擬定《預防及應對校園暴力法》、《行政審判法》等有關法案,延長校園霸凌者的不良記錄保存期限,並與高考、就業掛鈎,以此提高大眾對校園霸凌的警覺度。
說回《黑暗榮耀》,顧名思義,這是一個在黑暗中復仇的故事。中學時代,文同珢(宋慧喬飾演)長期以來遭受校園小團體的霸凌,過着非常人能忍受的生活。辱罵還算是小事,霸凌者們甚至刻意用捲頭髮的夾板燙傷她的皮膚,學校的老師對此視若無睹。全劇鏡頭多用暗色調,情節亦大多在夜晚開展,一如暗地裡復仇的文同珢,注定在不得見光之處踽踽獨行。青春時期自殺未遂的文同珢好不容易捱到成年,不過,支撐她活下去絕大部分原因卻是復仇——成年後成為“劊子手”,報復過去的霸凌者。
顯而易見,文同珢在黑暗中的復仇革命是成功的,她完美履行了“以暴制暴”守則,從被霸凌的人變成了殺人不眨眼的狠人。雖然作為觀眾,《黑暗榮耀》的結局讓人心生快意,因為壞人終得到懲罰。但還是不能忘記金銀淑編劇創作的初衷,校園暴力及其滋生的一連串“惡”的連鎖反應,值得被世人關注與思考。
看不見的戰爭
校園暴力是場看不見銷煙的戰爭,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佈的全球校園欺凌現狀報告,目前有近二點四六億青少年兒童曾遭校園暴力,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在過去一個月內至少被同齡人霸凌一次,例如受到毆打、辱罵、挑釁、孤立等。由於孩童都有玩鬧的天性,許多霸凌行為被認為是同伴之間無傷大雅的你推我打,得以在師長眼前隱形。
更甚,有時校園裡的教師亦可能瀆職,成為霸凌者。譬如《黑暗榮耀》裡出現的中學班主任金鐘文,他因擔心自身利益受到影響,無故毆打文同珢。此等行為,觀眾也許覺得荒謬,但實則生活中的權力金字塔是隨處可見——我們不乏見到某幼稚園老師掌摑幼童、某高校教授性侵女學生等的新聞報道。
教師應當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存在,為什麼會霸凌學生呢?筆者試着從權力的角度分析問題。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大衛 · 麥克利蘭提出的成就動機理論,裡面提到了“權力需要”是一種不受他人控制、影響或控制他人的需要,也就是說,霸凌行為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個體對於權力的需要,他們想要對通過他人控制與壓迫,來建立、鞏固自己與權力的聯繫。理論亦指出,那些品嘗過權力帶來的支配慾的人們,更容易陷入“權力需要”的陷阱,他們相較普通個體而言有更強烈的控制慾望。
因此,就不難解釋《黑暗榮耀》裡那位中學班主任的行為。當然了,無論劇裡戲外,這些瀆職的老師都曾在自己的圈層中享受過權力帶來的快感,譬如在班級場域中擔任權力核心的角色,擁有絕對的文化權威。但無可避免的是,他們亦是龐大的社會權力結構中的一員,因此只好通過霸凌行為帶來的支配感,試圖加固自己與權力的聯繫。
由仇恨催生的“文同珢”們
由於青春期孩子大腦的前額葉皮質還未發展成熟,行為舉止受到情緒的影響,顯得沒那麼理智。倘若此時期,暴力的種子不小心在青少年的心中埋下,便很有可能在日後釀成慘劇。我們可以從《黑暗榮耀》中窺見,文同珢的母親在她成長過程中並未飾演好母親的角色,不僅沒有在她遭遇校園暴力時挺身而出,還剪爛文同珢的校服,之後棄女,逃之夭夭。文同珢既得不到家庭的支持,又在學校遭受霸凌,因此在長久的壓抑之下,她選擇走上復仇的道路。
現實中的“文同珢”亦是如此,他們甚至不分性別,不分國籍。二○一六年央視新聞曾有一則關於校園暴力的報道:遭受霸凌七年的男孩王魯青(化名),某次在校門口無故被同學毆打後,掏出彈簧刀為自己出頭,卻意外將霸凌者置於死地。王魯青因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而被判刑二十年。記者對王魯青的父親進行了採訪,其父方才理解孩子曾受到的傷害,並不是同輩間的打鬧,而是嚴重的校園霸凌。家庭與學校的忽視,導致了王魯青使用“以暴制暴”的方式為自己正名。
另外,央視新聞亦指出七成校園暴力為多對一,九成學生未反抗——在《黑暗榮耀》裡,劇中所有遭到霸凌的學生,都不約而同當了“沉默羔羊”。
文同珢在成為小團體的霸凌目標以前,就有另一個女孩尹昭熙替她承受着被霸凌的痛苦,最後含冤而死。當初,校園裡同樣“冇權冇勢”的文同珢目睹了這一切,但她並沒有選擇發聲,亦沒有上前關心尹昭熙。她擔心自己會捲入風波,遭到霸凌者的報復。而且,當文同珢成為下一個被霸凌者時,她原本要好的朋友金京蘭,亦疏遠了她。
社會應該怎樣做?
面對危險而逃跑是人類正常的防禦狀態,但對於霸凌者而言,旁觀者的漠視間接地對欺凌暴力行為產生了強化作用,加劇了暴力行為的發生。霸凌者可能會認為自己所實施的霸凌暴力行為不會受到懲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別人的認可,可能會產生惡性循環。所以,學校與家庭更應該擔起育人的職責,從根源杜絕暴力的滋生,好比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所言,學生在遭到霸凌時,父母、學校、社會應當予其強有力的支持,並且通過司法機關、政府相關部門的介入,讓孩子感受法治的力量。
司徒子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