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2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城大文遺研討倡建克拉克瓷博館
文保學會:建館助擴國際影響
灣區媒體考察蘭州文旅發展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6月2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文保學會:建館助擴國際影響

    文保學會:建館助擴國際影響

    【本報消息】負責統籌“二○二三文化遺產保護及克拉克瓷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澳門文物保護學會理事長趙強表示,支持與會者建言在澳興建一座展示克拉克瓷主題博物館,有助提升澳門的國際影響力,豐富“一基地”魅力。

    趙強引述資料指出,明代隆慶元年約一五六七年廢除“海禁”,開放澳門和漳州月港的對外貿易後,是葡萄牙人最早把中國瓷器大量販運到歐洲,推動海上絲綢之路發展。有關克拉克瓷的名稱來歷說法很多,主流說法就源於十六世紀葡萄牙貨船,當時荷蘭人稱葡萄牙遠航東方的貨船為“克拉克” ,由於這種貿易商船運載着中國的瓷器銷往歐洲。因此,荷蘭人及其他歐洲人便把這時期運送到歐洲的中國瓷器統稱為“克拉克瓷”。可以說,克拉克瓷是十六至十七世紀海上絲路最重要、影響最大的貿易瓷器。

    克拉克瓷的典型裝飾風格,是一種向心呈放射狀連續開光裝飾的青花瓷器,主要產地在景德鎮,也有部分漳州窯產品仿景德鎮窯的克拉克瓷。因此,以往有部分內地學者將漳州窯瓷器也歸入“克拉克瓷”,但海外主流學界對其有較明確的區分。伴隨克拉克瓷被大量引入歐洲,十七世紀中葉以後,荷蘭代爾夫特、德國萬森、法國香蒂、英國徹爾西及伍斯特等地逐漸形成生產相關瓷器的源頭。伊朗和土耳其等國家和地區,也紛紛仿製中國萬曆時期的青花克拉克瓷。

    明末清初時期,受到克拉克瓷影響,中國本土瓷器燒造出現一些變化。有部分吸收和借鑒克拉克瓷的器物造形,燒製出具有歐洲風格的中國瓷器。圖案紋飾也吸收和借鑒歐洲的“紋章瓷”,形成表面連續開光、器表等分劃格填繪圖案的形式。克拉克瓷還影響到傳統琺瑯器、漆器等製作,甚至是宮廷漆器。

    澳參與外銷瓷

    趙強直言,澳門地處船舶西洋必經之路,澳門聖保祿總院遺址出土大量的克拉克瓷殘片,特別是萬曆時期青花軍持瓷片,其特徵與一六○二年Kraak號帆船所載器物相同。本澳歷史學者金國平、吳志良撰寫的《流散於葡萄牙的中國明清瓷器》,以及馬錦強博士所著《澳門出土明代青花瓷器研究》,都指出這些外銷瓷是澳門參與瓷器貿易的重要例證,值得細閱。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