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琢痕跡顯現
——談《小行星都市》
搶先香港及美國公映的《小行星都市》,卡士超強,史嘉麗祖安遜、湯漢斯、拜仁昆士頓、愛德華諾頓、威廉達福、瑪歌羅比等,單是陣容足可拍幾齣電影,證明編導韋斯安德遜在荷里活的地位。
《小行星都市》仍是安德遜慣常的小情小趣,背景設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西部小鎮,各家長帶同子女參加學術競賽,引來外星人出現,並搞出連串鬼馬處境。安德遜繼續其濃烈風格,闊銀幕與四比三畫面的交替、五十年代式廠景、中置構圖、淡彩色調。整體具懷舊格局,亦有西部風韻,風格比起前作《法蘭西諸事週報》更奔放。
今次細心經營敘事空間,現實、劇作、劇作中的故事,三層空間,皆富舞台色彩,並用色調、風格去分別,試圖探索現實與創作之間的關係。後段講述外星人到來,看來重現三十年代奧遜威爾斯炮製的美國科幻廣播劇《強戰世界》引起美國人恐慌的現實景況,進一步呈現創作對現實生活的影響力;同時刻劃演員在台前與幕後的內心壓力,全是探索真與偽、創作與現實的互動,歸根究底歌頌電影。
安德遜照例拍得輕巧有趣,很有舊作《小學雞私奔記》的稚趣,因此有小孩之間的妙語連珠,也有大人的風趣關係。不過今次過於散漫,將幾段情節互相拼貼,實際鬆散乏力。安德遜近幾齣作品愛好此手法,企圖在漫不經意中交織戲味,但雕琢痕跡顯現,欠缺自然流暢的真摯人情,結果全片斷斷續續,戲味薄弱。
總覺得安德遜開始拍得過火,太過着重技巧,太過刻意堆砌鬼馬趣味,弄巧反拙。近年最好的是《布達佩斯大酒店》,風格、題材與結構融會貫通,前作《法蘭西諸事週報》勉強接受。今次過於自我,看似不拘一格,實際失衡,視覺語言重於戲劇敘事,吃力不討好,若非強大卡士助陣,整體成績更弱。
lhaio@yahoo.com.hk
小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