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9版:視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理想與現實的共軛
約旦王儲大婚背後的中東君主制作用
火藥 · 煙花 · 火器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6月12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火藥 · 煙花 · 火器

婁勝華

    火藥 · 煙花 · 火器

    眾所周知,火藥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可是,長期以來,因為魯迅在其雜文《電的利弊》中稱“外國用火藥製造子彈禦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而使人誤解中國雖然發明了火藥,卻未能有效地利用它。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中國不但發明了火藥,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藥製造火器的國家,並在很一段時間內領先於西方國家。

    一般認為,火藥是中國方術人士煉丹時偶然發現的,書面記載可追溯到唐代的《太上聖祖金丹秘訣》。該文獻明確記載了由硫磺、硝石與木炭三種成分構成的火藥配方。火藥發明後,確實推進了中國煙花的製造。眾所周知,古代中國很早就有用爆竹驅逐鬼神的習俗。不過,在火藥發明之前,人們以火燒竹子發出爆裂聲來驅神。而火藥發明不久,便用於製造爆竹與煙花。據說,唐初時,江西萍鄉人李畋將硝石裝在竹筒裡,點燃以驅散瘴氣,預防疫病。之後,以紙代竹,製作成爆竹,用於民間婚喪節慶。宋時,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等裹上火藥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宋代文人王安石撰詩《元日》,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描繪過年時燃放鞭炮的情景。而其時以火藥製作的“架子煙火”或“盆景煙花”已初具規模。辛棄疾有詞云:“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便是對燃放煙花的生動描寫。可以說,火藥發明後,長期用作製造煙花與爆竹。而在明清時期爆竹煙花更發展成為一種產業。清光緒初年,“鞭炮之鄉”瀏陽開始出口鞭炮,自上海或港澳轉口,遠銷南洋。一九三三年,瀏陽花炮參展美國芝加哥世博會,並獲得獎牌。

    應該說,中國發明火藥後,在製造煙花與鞭炮的同時,也運用到軍事上,製作火器。據查,在五代至北宋初,火藥已用於軍事。五代時期的敦煌壁畫就出現了最早的火藥武器。《宋史》也記載了多種火器(如火箭、火球等)。而在北宋的京城已出現專門生產火藥的作坊。一○四四年,《武經總要》首次記載了火炮火藥、蒺藜火球等三個軍用火藥配方。南宋紹興二年(一一三二年),德安(今湖北安陸)知府陳規守城時,使用火炮藥製成的長竹竿火槍,該火槍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管形火器。一二五九年,宋軍使用一種管形射擊火器——突火槍發射彈丸。十三世紀末,元朝軍隊使用了火銃。十四世紀時,明朝還造出了鑄鐵火炮。明朝京城禁衛軍三大營之一的神機營是專門掌管火器的特種部隊。該營裝備有火槍、火銃等,後期添置火繩槍。

    可見,在黑火藥時代,作為火藥發明者的中國,無論是利用火藥製造煙花與鞭炮,還是利用火藥製作火器方面,曾一度遙遙領先於西方。

    十二、十三世紀,火藥首先傳入阿拉伯國家與印度,並經阿拉伯與印度傳到希臘與歐洲各國。火藥傳到歐洲後,歐洲人在運用火藥於採礦等和平用途的同時,在軍事上,主要用於製造火槍與大炮。歐洲最早有大炮記錄的是一三一三年比利時根特市出口的大炮。而在十四世紀中期,不論是中國還是歐洲的文獻也有較多的大炮使用記錄。然而,無論是歐洲還是中國,利用黑色火藥製作火器的最大問題,還是難以生產能夠承受火藥爆炸力的炮管或槍管。而在歐洲,因為冶金術的進步,使得手持火器得到改良。同時,歐洲火炮技術也逐漸超越中國。因此,十五至十七世紀是歐洲火藥兵器獲得較快發展的時代。後來,經天主教傳教士,歐洲火炮技術回傳到中國,明清政府曾利用傳教士製造大量新式火炮用於禦敵。

    然而,真正使西方與中國在火器方面拉開距離的還是黃色炸藥的發現。黃火藥發端於一七七一年,當時一位英國化學家合成出苦味酸(三硝基苯酚)。一八八五年,法國人用苦味酸裝炮彈,苦味酸作為一種烈性炸藥,在十九世紀末使用非常廣泛。一八六三年,德國化學家威爾勃蘭德發明出梯恩梯(TNT)——一種威力強大且相當安全的炸藥,在“二戰”結束前,梯恩梯一直是綜合性能最好的炸藥,被稱為 “炸藥之王”。而瑞典化學家諾貝爾在黃色炸藥發明與改進過程中聲名卓著。諾貝爾不但研製成炸藥爆炸膠、硝化甘油無煙火藥彈道炸藥,還製成更加安全而廉價的“特種達納炸藥”,又稱“特強黃色火藥”。

    自從十九世紀中後期黃色炸藥發明後,便取代黑火藥,在軍事上用於製造槍彈、炮彈、手榴彈、地雷,甚至導彈等爆炸裝置。而中國發明的黑火藥則被用作和平用途,例如煙火、鞭炮等。實際上,即使是禮花,也是清朝時從西歐傳入中國的。因為禮花的強光來自那些化學性活躍的金屬(如鋁、鎂、鈦、鋯等)粉末。因此,禮花的發展是與化學工業、冶金工業密切相關的。

    由上可知,雖然中國是火藥的發明國家,並運用黑火藥製作煙花與火器,且長期領先於西方國家,但是,一時的領先,並非永遠的領先,如果沒有後續的不斷創新,不但會失去先期的領先地位,還可能變得落後。正是在後期熱兵器競爭中,中國錯失良機,以至於在西方國家於晚清時期發動的侵華戰爭中,面對西方的火炮,即使清軍擁有一定數量品質差劣的火器,也是不堪一擊,敗下陣來,最終導致一個原本發明了火藥的國家被迫淪為半殖民地國家。

    歷史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澳門理工大學

    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教授

    婁勝華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