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美食商機探新模式
近月市面冷熱交替,各方高度關注消費動向變化。從零售數據所見,首季銷售額創有紀錄單月新高,中式食品手信銷售額高達三億多元,幾乎是二二年全年銷售額的九成多水平,從消費模式折射出新發展方向。
澳門美食,是澳門對外宣傳的賣點之一,不少旅客專程來澳“搵食”,購買食品手信亦是遊澳的指定動作。澳門的美食之都形象,亦逐漸在不同市場生根發芽。如現正舉行的青島澳門周,澳門的手信、咖啡等在商業配對中受關注,更有一拍即合,反映了美食早已走出新賽道。近期“澳門周”多個站點安排本澳廚師在當地獻技,推廣美食文化。
美食永遠都有捧場客,如疫後本地商舖加快新陳代謝,但從來不缺飲食新店。本土亦以美食為投資重點方向,能否進一步強化拉動力,吸引以至留住消費力?
近年內地重視預製菜產業鏈發展,從投資角度、市場消費端需求,到供應鏈等配合,把全產業鏈切割細分,找出可以深挖的空間。如根據電商平台的銷售數據,預製烘焙經歷了爆發式增長,其中預製烘焙增速是烘焙原材料的逾三倍,是成品烘焙的近七倍,當中因家庭烘培潮流興起、茶飲+烘培的發展等因素拉動市場。透過大數據分析,尋找市場空間。
澳門近年大量新店湧現,同樣以美食招徠,能否孕育出新的市場,發展為預製菜、另類的手信食品?
澳門除主打的手信餅食,幾乎都以現食為主。投資者若想擴充業務,幾乎都以開實體店傳統模式發展。考慮到澳門經商成本不低,消費客群又越來越多元,美食市場又會否結合新模式發展?如內地很多預製食品可在超市上架,甚至簡單至設販售機試水溫……背後牽涉生產工藝、食品質量及安全、物流配套、銷售渠道等因素,難以一蹴而就,部分投資者卻躍躍欲試。
倘各方均視美食為澳門重要的發展出路,在宣傳美食、搭平台增商配機會外,可融合澳門製造、澳門品牌等元素,共為美食縱深發展探索出路。
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