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之源徐家匯
上海著名商業區徐家匯,原稱“法華匯”,之所以改名,是為紀念當地名人徐光啟。生於明朝嘉靖年間的他不但是晚明重臣,在科學方面更稱得上是個全才,幾乎涉獵所有學科,尤其農業、數學、天文、軍事等領域成就突出。其編著的《農政全書》是中國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一部重要著作。此外,他還與利瑪竇合作翻譯了《幾何原本》,將西方理科引入中國。
除身為朝廷命官和科學家外,徐光啟尚有兩個身份,一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驅,二是上海最早的天主教徒。這位“西學東漸”第一人,除因去京城任職離開過上海,其餘時間都長留當地,並在此開啟了中國邁向全球的窗口,也給海納百川的上海精神打下了第一塊基石,使徐家匯成為海派文化的發源地。
徐光啟生於此、逝於此,連其後代也都紮根在此。清康熙年間便將該區命名為徐家匯,以取“徐家後人匯聚”之意。徐光啟墓座落在此區南丹路的光啟公園內,葬有徐光啟和其夫人吳氏,以及四個孫子與孫媳。清朝末年,江南天主教會就因這裡是光啟之地,將江南總會選址於此。抗日戰爭期間,墓地被荒廢,空地變成菜田。到一九七八年被重闢為南丹公園。一九八三年藉徐光啟逝世三百五十周年,再更名為“光啟公園”。
公園內亦設有徐光啟紀念館,由明代古宅“南春華堂”改建而成。館藏了徐光啟的畫像、手稿、文獻著作等資料,向大眾展示其科學精神,以及對後世的影響。
公園北面還有另一個此區的地標,就是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的徐家匯天主教堂。這座哥德式雙塔建築,正式名稱為“聖依納爵堂”,是天主教上海教區的主教座堂,也是中國著名的天主教堂,被譽為“遠東第一大教堂”。
值得一提是教堂左側的徐家匯書院,是耗時近十年籌備建設,總面積達一萬八千多平方米的複合型圖書館,於今年元旦才對外開放,為上海最火的文化地標。
走訪徐家匯,不僅可了解海派之源和此區的前世今生,更能體會中西交融的文化底蘊。
卡 爾